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缩写词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6页 |
1.1 土壤盐渍化概述 | 第14-15页 |
1.1.1 我国盐渍化土地的分布 | 第14页 |
1.1.2 土壤盐渍化的成因 | 第14-15页 |
1.1.3 土壤盐渍化的危害 | 第15页 |
1.2 NO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 第15-16页 |
1.3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6-23页 |
1.3.1 盐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2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系统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3 盐胁迫对植物质膜通透性的影响 | 第18页 |
1.3.4 盐胁迫对植物离子吸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5 盐胁迫对植物活性氧及其清除系统的影响 | 第19-22页 |
1.3.6 盐胁迫对植物中多胺及其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 第22-23页 |
1.4 盐生植物概述 | 第23-25页 |
1.4.1 盐生植物概念及分类 | 第23-24页 |
1.4.2 黄花补血草 | 第24-25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2.1 材料培养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2.2.1 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2.2.2 一氧化氮(NO)含量测定 | 第26页 |
2.2.3 一氧化氮类似蛋白(NOS)活性测定 | 第26-27页 |
2.2.4 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检测H_2O_2的产生 | 第27页 |
2.2.5 羟自由基(·OH)含量测定 | 第27页 |
2.2.6 酶液提取 | 第27页 |
2.2.7 可溶性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27页 |
2.2.8 活性胶电泳及染色 | 第27-28页 |
2.2.9 细胞壁-POD活性测定 | 第28页 |
2.2.10 DAO和PAO活性测定 | 第28-29页 |
2.2.11 AsA、DHA和总抗坏血酸(AsA+DHA)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2.2.12 GSH和GSSG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2.2.13 GR、AAO、MDHAR和DHAR活性的测定 | 第29-30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1-41页 |
3.1.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元素含量的变化 | 第31-32页 |
3.2 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NO含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3.3 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NOS活性的变化 | 第33页 |
3.4 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H_2O_2和·OH含量的变化 | 第33-34页 |
3.5 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变化 | 第34-35页 |
3.6 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第35-37页 |
3.7 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细胞壁-POD、DAO和PAO活性的变化 | 第37-38页 |
3.8 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AsA、DHA、AsA+DHA含量和AsA/DHA比值的变化 | 第38页 |
3.9 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GSH、GSSG含量和GSH/GSSG比值的变化 | 第38-39页 |
3.10 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GR、AAO、MDHAR和DHAR活性的变化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41-47页 |
4.1 盐胁迫对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 盐胁迫对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NO含量和NOS活性的影响 | 第42页 |
4.3 盐胁迫对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42-43页 |
4.4 盐胁迫对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ROS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4.5 盐胁迫对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AsA-GSH循环的影响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