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热裂解制备多孔碳材料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木质素概述 | 第11-12页 |
1.1.1 木质素结构 | 第11页 |
1.1.2 木质素应用 | 第11-12页 |
1.2 碳材料分类与制备 | 第12-14页 |
1.2.1 碳材料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2 碳材料制备方法 | 第13-14页 |
1.3 超级电容器背景介绍 | 第14-22页 |
1.3.1 超级电容器概念 | 第14页 |
1.3.2 超级电容器电荷存储机理 | 第14-16页 |
1.3.3 超级电容器材料 | 第16-18页 |
1.3.4 超级电容器电解液 | 第18-19页 |
1.3.5 超级电容器系统 | 第19页 |
1.3.6 超级电容器表征方法 | 第19-21页 |
1.3.7 应用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直接裂解木质素多孔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22-32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22-23页 |
2.2.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2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2-23页 |
2.3 实验方法与检测 | 第23-24页 |
2.3.1 碳孔材料的制备 | 第23页 |
2.3.2 工艺流程 | 第23页 |
2.3.3 检测方法 | 第23-24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2.4.1 热解温度对碳材料得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2 碳材料的形貌分析 | 第25-27页 |
2.4.3 碳材料的粒径分析 | 第27页 |
2.4.4 有机元素分析 | 第27-28页 |
2.4.5 原料与碳材料的TG分析 | 第28-30页 |
2.4.6 原料与碳材料的红外分析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催化裂解木质素多孔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32-40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32-33页 |
3.2.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2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32-33页 |
3.3 实验方法与检测 | 第33-34页 |
3.3.1 碳孔材料的制备 | 第33页 |
3.3.2 工艺流程 | 第33-34页 |
3.3.3 检测方法 | 第34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3.4.1 碳碱比对碳材料得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2 碳材料的形貌分析 | 第35-37页 |
3.4.3 碳材料的粒径分析 | 第37页 |
3.4.4 有机元素分析 | 第37-38页 |
3.4.5 碳孔材料的红外分析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碳孔材料超级电容器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40-61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40-41页 |
4.2.1 主要化学试剂及材料 | 第40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40-41页 |
4.3 实验方法与检测 | 第41-42页 |
4.3.1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第41页 |
4.3.2 检测方法 | 第41-42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2-60页 |
4.4.1 热解温度对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2-48页 |
4.4.2 不同电解液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8-53页 |
4.4.3 碳碱比对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