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离式螺旋曝气设备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符号说明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污水好氧生化处理技术简介 | 第16-18页 |
| ·曝气氧传质的原理 | 第18-20页 |
| ·氧传质理论模型 | 第18-19页 |
| ·增强曝气效果的途径 | 第19-20页 |
| ·国内外曝气设备简介 | 第20-24页 |
| ·常见的几种曝气设备及其优缺点 | 第20-22页 |
| ·一种新型曝气设备——离式螺旋曝气设备简介 | 第22-24页 |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第26-38页 |
| ·气液两相流简介 | 第26-32页 |
| ·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分类 | 第26-28页 |
| ·气液两相流主要参数 | 第28-32页 |
| ·CFD技术简介 | 第32-34页 |
| ·CFD软件简介 | 第33页 |
| ·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 | 第33-34页 |
| ·CFD技术数值求解方法 | 第34-38页 |
|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 | 第34-35页 |
| ·有限体积法的离散格式 | 第35-36页 |
| ·控制方程的数值解法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离式螺旋曝气设备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38-62页 |
| ·模拟的总体思路 | 第38页 |
| ·离式螺旋曝气设备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 ·模型的基本结构参数 | 第38-39页 |
| ·流场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 ·网格的生成 | 第40-41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1-47页 |
|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第41-42页 |
|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42-44页 |
| ·多相流模型的选择 | 第44-47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47-50页 |
| ·求解方法的选择 | 第47-48页 |
| ·流体介质 | 第48-49页 |
| ·边界条件 | 第49-50页 |
| ·动静区域耦合方法 | 第50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0-57页 |
| ·压力分布 | 第51-53页 |
| ·速度分布 | 第53-55页 |
| ·含气率分布 | 第55-57页 |
| ·不同含气率流场对比分析 | 第57-60页 |
| ·出口压力 | 第57-58页 |
| ·湍流强度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四章 离式螺旋曝气设备清水曝气性能试验 | 第62-68页 |
| ·试验目的 | 第62页 |
| ·试验内容 | 第62-63页 |
| ·试验数据整理 | 第63-65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五章 离式螺旋曝气设备污水曝气试验研究 | 第68-76页 |
| ·氧在污水生物净化中的作用 | 第68-69页 |
| ·离式螺旋曝气设备污水曝气试验 | 第69-71页 |
| ·鼓风曝气与离式螺旋曝气设备对比试验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致谢 | 第82-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6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6-87页 |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