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政治社会化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 第13-18页 |
第一节 政治社会化 | 第13-15页 |
一、人与政治社会化 | 第13-14页 |
二、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 第15-18页 |
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 第15-16页 |
二、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现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社交新媒体的概述及作用 | 第18-22页 |
第一节 社交新媒体概述 | 第18-19页 |
一、社交新媒体的概念 | 第18页 |
二、社交新媒体的特征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社交新媒体的作用 | 第19-22页 |
一、社交新媒体“把关人”的作用 | 第19-20页 |
二、社交新媒体把关的依据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三种社交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 第22-38页 |
第一节 网络论坛 | 第22-28页 |
一、网络论坛发展概况 | 第22-25页 |
二、网络论坛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 第25-28页 |
第二节 微博 | 第28-33页 |
一、微博的发展概况 | 第28-30页 |
二、微博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 第30-33页 |
第三节 微信朋友圈 | 第33-38页 |
一、微信朋友圈的发展概况 | 第33-35页 |
二、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利用社交新媒体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途径 | 第38-45页 |
第一节 针对社交新媒体的匿名性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途径 | 第38-39页 |
一、进行价值引导,树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 | 第38页 |
二、调节政治心理,端正大学生认同的自我意识 | 第38-39页 |
三、有序政治参与,搭建大学生认同的政治平台 | 第39页 |
第二节 针对社交新媒体的开放性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途径 | 第39-42页 |
一、把控社交新媒体的主动话语权,传播主流政治文化 | 第39-40页 |
二、强化高校社交新媒体建设,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 第40页 |
三、发展和规范社交新媒体民主,促进政治社会化中大学生认同的实现 | 第40-42页 |
第三节 针对社交新媒体的私密性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途径 | 第42-45页 |
一、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意见领袖” | 第42-43页 |
二、建设高水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 第43页 |
三、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