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1页 |
1. 量子点的定义及结构 | 第13-14页 |
2. 量子点的合成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在有机相合成 | 第14-15页 |
·在水相合成 | 第15页 |
3.量子点的表面修饰 | 第15-16页 |
·表面巯基修饰 | 第15页 |
·具有亲水性质的无机物修饰 | 第15-16页 |
·聚合物包裹 | 第16页 |
·依靠静电引力将生物分子连接到量子点表面 | 第16页 |
4. 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 第16-18页 |
·宽的吸收光谱,窄而对称的荧光发射光谱 | 第16-17页 |
·量子点的发射波长可以调节 | 第17页 |
·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强,并具有良好的光学稳定性 | 第17页 |
·量子点的生物性相容性好 | 第17-18页 |
5. 量子点的生物学应用 | 第18-20页 |
·量子点在分子水平检测中的应用 | 第18页 |
·量子点在细胞水平检测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量子点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6. 课题思路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链酶亲和素修饰的 CDSE/ZNS 量子点标记的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在食源性致病细菌中的检测研究 | 第21-63页 |
前言 | 第21-23页 |
一. 链酶亲和素修饰的 CDSE/ZNS 量子点标记的基因芯片检测系统的优化研究 | 第23-4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菌种 | 第23页 |
·主要试剂及来源 | 第23-24页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29页 |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24页 |
·菌株的培养 | 第24-25页 |
·DNA的提取 | 第25页 |
·检测靶基因的确定 | 第25页 |
·通用引物的设计 | 第25页 |
·探针的选择设计 | 第25页 |
·通用引物PCR扩增实验 | 第25-26页 |
·扩增产物电泳检查结果 | 第26页 |
·寡核苷酸基因芯片的制备方法 | 第26页 |
·点样后芯片的处理方法 | 第26页 |
·样品的生物素标记方法 | 第26页 |
·不对称PCR扩增试验的优化 | 第26-27页 |
·生物素标记的PCR扩增产物与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 | 第27页 |
·生物素标记的PCR扩增产物与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后的处理方法 | 第27页 |
·链酶亲和素修饰的CdSe/ZnS 量子点标记 | 第27-28页 |
·链酶亲和素修饰的CdSe/ZnS量子点标记后的芯片的处理方法 | 第28页 |
·链酶亲和素修饰的CdSe/ZnS量子点标记的基因芯片杂交体系的优化 | 第28页 |
·扫描和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3.结果 | 第29-44页 |
·本研究检测的食源性致病细菌 | 第29页 |
·靶基因选择结果 | 第29页 |
·通用引物设计的结果 | 第29页 |
·探针设计的结果 | 第29页 |
·寡核苷酸芯片的制备结果 | 第29页 |
·杂交液的选择 | 第29-30页 |
·正交实验设计实验结果 | 第30页 |
·不对称PCR优化的结果 | 第30-44页 |
4 讨论 | 第44-48页 |
三.链酶亲和素修饰的 CDSE/ZNS 量子点标记的基因芯片检测效能评价 | 第48-5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菌种 | 第48页 |
·主要试剂及来源 | 第48页 |
·主要仪器 | 第48-4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9-52页 |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49页 |
·基因芯片特异性实验 | 第49-50页 |
·基因芯片敏感性实验 | 第50-51页 |
·基因芯片的重复性实验 | 第51-52页 |
3. 结果 | 第52-56页 |
·基因芯片特异性实验结果 | 第52页 |
·敏感性实验结果 | 第52页 |
·基因芯片的重复性实验 | 第52-56页 |
4. 讨论 | 第56-58页 |
四.初步应用实验 | 第58-6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仪器、试剂 | 第58页 |
·分离菌株的来源: | 第5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DNA提取 | 第58页 |
·样品的生物素标记方法 | 第58页 |
·基因芯片的杂交检测方法 | 第58-59页 |
·常规检测方法 | 第59页 |
3.结果 | 第59-62页 |
·对食品分离菌株的检测 | 第59-62页 |
4. 讨论 | 第62-63页 |
第三章 链酶亲和素修饰的CDSE/ZNS量子点对聚合酶链反应的影响作用研究 | 第63-77页 |
前言 | 第63-6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5-66页 |
·受试菌种 | 第65页 |
·主要试剂及来源 | 第65页 |
·主要仪器 | 第65-6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6-69页 |
·评估不同浓度的 SA-CdSe/ZnS 量子点对PCR扩增结果的影响 | 第66页 |
·评估一定浓度的SA-CdSe/ZnS 量子点对 PCR不同退火温度的扩增特异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评估不同浓度的BSA对量子点PCR的效果影响 | 第67页 |
·评价不同公司来源的DNA聚合酶与不同浓度的SA-CdSe/ZnS量子点组合,对于PCR效果的影响 | 第67-68页 |
·评估 PCR 扩增体系中不同浓度的SA-CdSe/ZnS量子点与不同浓度的DNA聚合酶组合,对于PCR效果的影响 | 第68-69页 |
3. 结果 | 第69-75页 |
·不同浓度的 SA-CdSe/ZnS 量子点对 PCR 扩增结果的影响 | 第69-70页 |
·一定浓度的 SA-CdSe/ZnS 量子点对不同退火温度的扩增特异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不同浓度的BSA对量子点PCR的效果影响 | 第71-72页 |
·不同公司的聚合酶对于不同浓度的 SA-CdSe/ZnS量子点 PCR 效果的影响 | 第72-73页 |
·反应体系中 Taq 酶不同浓度对于量子点 PCR 的影响 | 第73-74页 |
·PCR扩增体系中含有 0.7 nmol/L的链霉亲和素修饰的量子点时 PCR 敏感性 | 第74-75页 |
4. 讨论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附录 | 第85-90页 |
综述 | 第90-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99-100页 |
论著 | 第100-105页 |
个人简历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