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外关于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第10-11页
        1.2.2 国外关于责任追究的重要研究第11-12页
        1.2.3 国内关于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第12-13页
        1.2.4 国内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的研究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2章 机制设计和党风廉政责任追究的理论分析第16-24页
    2.1 机制设计理论简介第16-18页
        2.1.1 机制设计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第16页
        2.1.2 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内涵第16-18页
    2.2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的相关理论第18-24页
        2.2.1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定义第18-19页
        2.2.2 党风廉政责任追究的核心内容第19-21页
            2.2.2.1 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分解第19-21页
            2.2.2.2 党风廉政建设的问责第21页
        2.2.3 党风廉政责任追究的原则第21-22页
        2.2.4 党风廉政责任追究的作用第22-24页
第3章 党风廉政责任追究与机制设计理论的关联分析第24-30页
    3.1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与信息效率第24-25页
        3.1.1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需要解决信息效率问题的必要性第24页
        3.1.2 信息效率原理在党风廉政责任追究领域的运用第24-25页
    3.2 党风廉政责任追究与激励相容第25-27页
        3.2.1 党风廉政责任追究需要激励相容的必要性第25-27页
        3.2.2 激励相容原理在党风廉政责任追究领域的运用第27页
    3.3 廉政建设责任追究与实施理论第27-30页
        3.3.1 党风廉政责任追究遵循执行原理的必要性第27-28页
        3.3.2 实施理论在党风廉政责任追究领域的运用第28-30页
第4章 党风廉政责任追究的问题及机制设计原因第30-37页
    4.1 我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4.1.1 责任内容可操作性不强第30-31页
        4.1.2 对责任追究的过度自由裁量缺乏规制第31-32页
        4.1.3 监督检查评价机制落实乏力第32页
        4.1.4 责任相对人范围较窄第32-33页
    4.2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存在问题的机制设计原因第33-37页
        4.2.1 忽视信息效率规律的运用第33-34页
        4.2.2 忽视激励相容原理的运用第34-35页
        4.2.3 实施原理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第35-37页
第5章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党风廉政责任追究的对策第37-45页
    5.1 基于信息效率的对策措施第37-40页
        5.1.1 加强廉政风险管理第37-38页
        5.1.2 重视媒体信息功能开发第38页
        5.1.3 强化公民廉政监督意识第38-39页
        5.1.4 推进权力运行信息公开第39-40页
    5.2 基于激励相容的对策措施第40-43页
        5.2.1 加强对廉政责任追究主体的激励和奖励第40-41页
        5.2.2 建立和完善对于监督者和责任追究者的保护制度第41页
        5.2.3 进一步理顺纪委和党委关系第41-42页
        5.2.4 加大对追责不力责任主体的惩处力度第42-43页
    5.3 基于实施理论的对策措施第43-45页
        5.3.1 进一步完善民主参与机制第43页
        5.3.2 加强和完善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机制第43-45页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及现代价值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