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精益思想研究发展及应用 | 第12-15页 |
1.3.1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3.3 精益思想在电网检修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精益化管理理论 | 第16-25页 |
2.1 精益化管理概述 | 第16-18页 |
2.1.1 精益化管理的内涵 | 第16-17页 |
2.1.2 精益化管理的方式 | 第17-18页 |
2.2 精益思想原则和体系 | 第18-21页 |
2.2.1 精益思想的基本原则 | 第18-19页 |
2.2.2 精益思想体系 | 第19-21页 |
2.3 精益化管理的体系结构和分析方法 | 第21-24页 |
2.3.1 精益化管理体系 | 第21-22页 |
2.3.2 精益化管理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金华电网检修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3.1 检修模式的变化 | 第25-28页 |
3.1.1 故障检修 | 第25页 |
3.1.2 计划检修 | 第25-26页 |
3.1.3 状态检修 | 第26-27页 |
3.1.4 三个检修模式的比较 | 第27-28页 |
3.2 金华电网检修管理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3.2.1 检修现状描述 | 第28-29页 |
3.2.2 存在问题 | 第29-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电网检修精益管理 | 第31-40页 |
4.1 基于精益思想的电网检修 | 第31-33页 |
4.1.1 电网精益检修管理的基础 | 第31页 |
4.1.2 电网检修精益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4.2 电网检修精益管理的目标 | 第33-34页 |
4.3 检修精益管理的实施方法 | 第34-39页 |
4.3.1 流程优化设计 | 第34页 |
4.3.2 6S现场管理 | 第34-35页 |
4.3.3 业务技能培训 | 第35-37页 |
4.3.4 可视化管理 | 第37页 |
4.3.5 PDCA循环管理 | 第37-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检修精益管理在金华电网的实施 | 第40-64页 |
5.1 建立检修精益管理体系 | 第40-44页 |
5.1.1 管理体系构建方法论 | 第40页 |
5.1.2 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40-44页 |
5.2 检修流程的改进与完善 | 第44-48页 |
5.2.1 流程管理 | 第44-45页 |
5.2.2 基于精益思想的流程管理 | 第45-46页 |
5.2.3 基于状态检修的检修精益管理流程 | 第46-48页 |
5.3 检修计划管理流程优化 | 第48-51页 |
5.3.1 应用精益理论确定检修计划管理的价值活动 | 第48页 |
5.3.2 明确检修计划管理精益改进目标 | 第48-49页 |
5.3.3 调适流程、规范细节 | 第49-51页 |
5.4 相关管理的精益化 | 第51-53页 |
5.4.1 设备台帐管理 | 第51页 |
5.4.2 设备试验信息管理 | 第51-52页 |
5.4.3 备品备件管理 | 第52-53页 |
5.4.4 设备状态监测管理 | 第53页 |
5.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检修精益管理分析 | 第53-61页 |
5.5.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53-54页 |
5.5.2 主变检修精益管理的分析模型 | 第54-61页 |
5.6 精益检修实施结果和评价 | 第61-6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