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新点 | 第5-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导论 | 第12-32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2-17页 |
1.2 研究的意义与问题 | 第17-1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9-27页 |
1.3.1 对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理论的研究 | 第19-24页 |
1.3.2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 | 第24-26页 |
1.3.3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体评价 | 第26-27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27-2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28-29页 |
1.5 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 第29-30页 |
1.5.1 媒介与媒体 | 第29-30页 |
1.5.2 素养与素质 | 第30页 |
1.6 研究难点 | 第30-32页 |
1.6.1 研究文献取得困难 | 第30-31页 |
1.6.2 所处文化背景的差异的局限 | 第31-32页 |
2 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 第32-59页 |
2.1 媒介素养的意涵 | 第32-40页 |
2.1.1 媒介素养的意义 | 第32-39页 |
2.1.2 媒介素养的内涵 | 第39-40页 |
2.2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与内涵 | 第40-49页 |
2.2.1 媒介即是建构 | 第42-44页 |
2.2.2 媒介依其特有的手法建构信息 | 第44-45页 |
2.2.3 受众依自身条件诠释媒介信息 | 第45-46页 |
2.2.4 媒介暗藏价值观与意识形态 | 第46页 |
2.2.5 媒介其实是一种以利益为主要动机的商业行为 | 第46-48页 |
2.2.6 媒介的形式影响媒介内容的呈现 | 第48页 |
2.2.7 每一种媒介都有其独特的美学形式 | 第48-49页 |
2.3 加、澳、美等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 第49-59页 |
2.3.1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 第49-52页 |
2.3.2 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 第52-54页 |
2.3.3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 第54-59页 |
3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发展演变 | 第59-74页 |
3.1 防疫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将媒介视为文化败坏的推手 | 第59-63页 |
3.1.1 利维斯(F.R.Leavis)与丹尼斯·桑普森(D.Thompson)的观点 | 第60-61页 |
3.1.2 官方立场 | 第61-63页 |
3.2 思辨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将媒介视为流行文化中的艺术品 | 第63-68页 |
3.2.1 对于流行文化持有立场的改变 | 第63-65页 |
3.2.2 电影研究的兴起——流行文化中一枝独秀的艺术品 | 第65-67页 |
3.2.3 思辨取向的问题 | 第67-68页 |
3.3 反迷思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将媒介视为表征和符号的体系 | 第68-74页 |
3.3.1 符号学之于媒介素养教育——一种范式的转变 | 第68-70页 |
3.3.2 阿图塞的意识形态与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第70-71页 |
3.3.3 社会背景下的生产与消费 | 第71-72页 |
3.3.4 反迷思的媒介素养教育 | 第72页 |
3.3.5 小结 | 第72-74页 |
4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义务教育课程中的媒介素养教育 | 第74-104页 |
4.1 义务教育课程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 第74-80页 |
4.1.1 英国学制与义务教育课程内容概要 | 第75-76页 |
4.1.2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标准的定位 | 第76-80页 |
4.2 官方与民间机构共同合作开发媒介素养教育资源 | 第80-85页 |
4.2.1 英国电影协会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与行动 | 第81-83页 |
4.2.2 英语与媒介中心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与行动 | 第83-85页 |
4.3 课程与教学 | 第85-104页 |
4.3.1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概念 | 第86-88页 |
4.3.2 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 | 第88-98页 |
4.3.3 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策略 | 第98-101页 |
4.3.4 评介内容与方式 | 第101-104页 |
5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104-130页 |
5.1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和不足 | 第104-112页 |
5.1.1 学术理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5.1.2 政府与政策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支持 | 第106-107页 |
5.1.3 课程与教学符合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与精神 | 第107-112页 |
5.2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 第112-126页 |
5.2.1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112-118页 |
5.2.2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对中国之启示 | 第118-126页 |
5.3 对中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 第126-130页 |
5.3.1 政府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正规教育 | 第126-127页 |
5.3.2 学校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全力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 第127页 |
5.3.3 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 第127-130页 |
6 结语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141-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