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广州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8页
        1.2.1 国内外文化地理学研究发展第13-14页
        1.2.2 国内文化地理学与村落民居结合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广州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第18-22页
        1.3.1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18-19页
        1.3.2 概念界定第19-21页
        1.3.3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22-24页
        1.4.1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2 研究框架第23-24页
第二章 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因子和数据库构建第24-51页
    2.1 广州市概况第24-27页
        2.1.1 广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第24-25页
        2.1.2 广州水系文化第25-26页
        2.1.3 广州行政区划第26-27页
    2.2 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因子的选取原则第27-30页
        2.2.1 传统村落文化因子的确定第28-29页
        2.2.2 传统民居文化因子的确定第29-30页
    2.3 广州传统村落文化因子第30-39页
        2.3.1 村落建造年代第30-31页
        2.3.2 村落地形环境第31-32页
        2.3.3 村落布局形态第32-35页
        2.3.4 村落民居类型第35-36页
        2.3.5 村落公共建筑第36-38页
        2.3.6 村落环境要素第38-39页
    2.4 广州传统民居文化因子第39-46页
        2.4.1 民居屋顶形式第39-41页
        2.4.2 民居屋脊造型第41-43页
        2.4.3 民居山墙形式第43-44页
        2.4.4 民居建筑材料第44-45页
        2.4.5 民居雕饰类别第45-46页
    2.5 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的数据库构建第46-49页
        2.5.1 数据库的技术路线第46-48页
        2.5.2 数据库的构成第48-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第51-77页
    3.1 广州市传统村落文化地理特征第51-58页
        3.1.1 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布情况第51-52页
        3.1.2 传统村落建造年代的分布第52-53页
        3.1.3 传统村落地形环境的分布第53-55页
        3.1.4 传统村落布局形态的分布第55-57页
        3.1.5 传统村落民居类型的分布第57-58页
    3.2 广州市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第58-63页
        3.2.1 传统民居屋顶形式的分布第58-59页
        3.2.2 传统民居屋脊造型的分布第59-60页
        3.2.3 传统民居山墙形式的分布第60-61页
        3.2.4 传统民居建筑材料的分布第61-62页
        3.2.5 传统民居雕饰类别的分布第62-63页
    3.3 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因子综合分析第63-68页
        3.3.1 各类型公共建筑和环境要素的分布第63-66页
        3.3.2 广州市传统村落发展模式与民居文化特征的分析第66-68页
    3.4 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的文化区划第68-74页
        3.4.1 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的文化区划依据第68-69页
        3.4.2 广府传统村落与民居的文化区划确定第69-72页
        3.4.3 广州文化分区的建筑文化景观特征第72-74页
    3.5 本章小结第74-77页
第四章 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的形成因素第77-103页
    4.1 自然环境对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影响第77-82页
        4.1.1 广州自然环境特征要素第77-80页
        4.1.2 自然环境对村落与民居建设的影响第80-82页
    4.2 人口迁移和汉文化的传播对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影响第82-89页
        4.2.1 中原汉族移民的进入与汉文化的传播第82-86页
        4.2.2 汉文化对广州村落与民居建造模式的影响第86-89页
    4.3 人文思想观念对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影响第89-95页
        4.3.1 生态自然观下的村落选址与环境改造第89-91页
        4.3.2 宗族血缘关系下的梳式布局与多族合居第91-93页
        4.3.3 重文兴教的价值观念对公共空间的营造第93-94页
        4.3.4 神灵信仰与崇拜在庙宇与建筑装饰上的体现第94-95页
    4.4 历史沿革和经济发展对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影响第95-100页
        4.4.1 广州行政区历史沿革与区域文化的关系第95-97页
        4.4.2 广州商品经济发展对乡村墟市建设的刺激第97-100页
    4.5 本章小结第100-103页
第五章 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和其他地区的文化关系第103-127页
    5.1 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和客家文化的关系第103-111页
        5.1.1 粤东北客家人向广州的迁移第103-106页
        5.1.2 进入广州的客家传统村落与民居特征第106-109页
        5.1.3 广州传统村落与客家文化的融合第109-111页
        5.1.4 广州客家文化的影响力度第111页
    5.2 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和西洋文化的关系第111-117页
        5.2.1 西洋元素在广州传统民居中的体现第112-114页
        5.2.2 华侨文化带来的广州新式传统民居第114-117页
    5.3 原生态文化的传统村落第117-121页
        5.3.1 疍家村落第117-119页
        5.3.2 畲族村落第119-121页
    5.4 广州与佛山南海的广府村落形式比较第121-125页
        5.4.1 佛山南海的广府文化与传统村落第122页
        5.4.2 佛山广州两地广府传统村落的差异之处第122-125页
    5.5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第六章 结语第127-132页
    6.1 结论第127-129页
        6.1.1 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建筑景观特征第127-128页
        6.1.2 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的成因与规律第128-129页
    6.2 论文有待研究之处第129-130页
    6.3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5页
附录一第135-148页
附录二第148-151页
附录三第151-154页
附录四第154-1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8-159页
致谢第159-160页
附件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粒外层蛋白SKAP和TIP60的功能解析
下一篇:新型复合阻锈剂对钢筋混凝土阻锈性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