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9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9-31页 |
2.1 振动控制 | 第19-21页 |
2.1.1 振动控制分类 | 第19-20页 |
2.1.2 舰载设备隔振装置 | 第20-21页 |
2.2 浮筏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 第21-22页 |
2.3 隔振效果评估方法 | 第22-27页 |
2.3.1 力传递率法 | 第22-23页 |
2.3.2 插入损失法 | 第23页 |
2.3.3 振级落差法 | 第23-24页 |
2.3.4 功率流法 | 第24-25页 |
2.3.5 振动烈度法 | 第25-27页 |
2.4 浮筏隔振系统特性分析 | 第27-29页 |
2.4.1 浮筏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27-28页 |
2.4.2 质量矩阵、刚度矩阵、阻尼矩阵的计算 | 第28-29页 |
2.4.3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 第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浮筏隔振系统建模与分析 | 第31-49页 |
3.1 浮筏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31-32页 |
3.2 浮筏系统动力特性分析 | 第32-34页 |
3.3 典型激励下浮筏系统动力响应分析 | 第34-39页 |
3.4 浮筏系统特征参数对振动特性影响的研究 | 第39-48页 |
3.4.1 设备质量对浮筏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39-45页 |
3.4.2 弹簧刚度对浮筏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3 基础刚度对浮筏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筏体结构型式对浮筏系统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49-83页 |
4.1 筏体结构参数对浮筏系统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49-60页 |
4.1.1 中间筏体主尺度对浮筏系统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49-51页 |
4.1.2 中间筏体质量对浮筏系统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51-54页 |
4.1.3 中间筏体板材厚度对浮筏系统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54-60页 |
4.2 腹板位置对浮筏系统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60-62页 |
4.3 加强筋有无对浮筏系统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62-65页 |
4.4 腹板镂空对浮筏系统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65-70页 |
4.4.1 镂空部分半轴比的影响 | 第66-68页 |
4.4.2 镂空部分面积的影响 | 第68-70页 |
4.5 部分筏体割除对浮筏系统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70-73页 |
4.6 几种筏体结构浮筏系统隔振效果分析 | 第73-80页 |
4.6.1 横直腹板筏体 | 第73-76页 |
4.6.2“人”字形腹板 | 第76-78页 |
4.6.3 三角形腹板 | 第78-8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0-83页 |
第5章 改进后浮筏系统隔振效果分析 | 第83-99页 |
5.1 各改进措施的联合作用效果研究 | 第83-90页 |
5.1.1 腹板镂空与割除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筏体 | 第83-85页 |
5.1.2 腹板镂空与设备下方部分筏体割除 | 第85-87页 |
5.1.3 长度方向两端与设备下方部分筏体割除 | 第87-88页 |
5.1.4 镂空腹板、割除长度方向两端与设备下方部分筏体 | 第88-90页 |
5.2 改进后浮筏系统隔振效果分析 | 第90-91页 |
5.3 改进措施适用性研究 | 第91-96页 |
5.3.1 激励力大小不同 | 第92-93页 |
5.3.2 基础刚度不同 | 第93-94页 |
5.3.3 质量比不同 | 第94-95页 |
5.3.4 弹簧刚度不同 | 第95-96页 |
5.4 含舱段基础的浮筏系统隔振效果分析 | 第96-9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结论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