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附表索引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现状 | 第20-33页 |
2.1 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阶段 | 第20-23页 |
2.1.1 探索阶段(2003~2005) | 第20-21页 |
2.1.2 突破阶段(2006~2010) | 第21-22页 |
2.1.3 高潮阶段(2011~至今) | 第22-23页 |
2.2 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特征 | 第23-26页 |
2.2.1 精品图书是产品走出去的重点 | 第23-24页 |
2.2.2 版权输出是走出去的方向 | 第24-25页 |
2.2.3 企业品牌是走出去的旗帜 | 第25-26页 |
2.2.4 依托项目是走出去的推力 | 第26页 |
2.3 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成果 | 第26-33页 |
2.3.1 出版产品出口 | 第26-28页 |
2.3.2 出版版权输出 | 第28页 |
2.3.3 国际书展平台 | 第28-30页 |
2.3.4 建立海外出版机构 | 第30-31页 |
2.3.5 与国际出版机构进行合作 | 第31-33页 |
第3章 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33-43页 |
3.1 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中贸易结构不均衡 | 第33-37页 |
3.1.1 出版产品出口状况不理想 | 第33-34页 |
3.1.2 走出去版权输出逆差 | 第34-35页 |
3.1.3 走出去产品结构失衡 | 第35-36页 |
3.1.4 走出去目标区域失衡 | 第36-37页 |
3.2 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中投融资体制不健全 | 第37-39页 |
3.2.1 跨国资本运营战略意识薄弱 | 第38页 |
3.2.2 出版企业经济支持力度不够 | 第38页 |
3.2.3 民间资本进入出版企业受限 | 第38-39页 |
3.3 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中国际营销渠道单一 | 第39-40页 |
3.3.1 依托海外传统营销渠道 | 第39-40页 |
3.3.2 缺乏自建的海外营销渠道 | 第40页 |
3.4 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中缺乏国际出版人才 | 第40-43页 |
3.4.1 外向型国际出版人才缺乏 | 第41页 |
3.4.2 复合型国际出版人才缺乏 | 第41-43页 |
第4章 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对策 | 第43-53页 |
4.1 改善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对外贸易结构 | 第43-46页 |
4.1.1 加大出版产品创新力度 | 第43-44页 |
4.1.2 增强出版版权输出能力 | 第44-45页 |
4.1.3 拓宽出版领域产品出口 | 第45页 |
4.1.4 开拓走出去新兴市场 | 第45-46页 |
4.2 健全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投融资机制 | 第46-49页 |
4.2.1 树立跨国资本运营战略意识 | 第46-48页 |
4.2.2 加大对出版企业的经济支持 | 第48-49页 |
4.2.3 加强与民间资本的合作力度 | 第49页 |
4.3 拓展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国际营销渠道 | 第49-51页 |
4.3.1 拓展国际主流营销渠道 | 第49-50页 |
4.3.2 创新走出去的渠道建设 | 第50-51页 |
4.4 完善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人才培养与引进体系 | 第51-53页 |
4.4.1 本土人才国际化能力的培养 | 第51-52页 |
4.4.2 加大外向型出版人才的引进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