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2章 普光天然气净化厂能耗分析 | 第13-32页 |
2.1 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工艺概况 | 第13-15页 |
2.2 主要工艺单元技术简介 | 第15-25页 |
2.2.1 脱硫单元 | 第15-17页 |
2.2.2 脱水单元 | 第17-18页 |
2.2.3 硫磺回收单元 | 第18-21页 |
2.2.4 尾气处理单元 | 第21-22页 |
2.2.5 酸水汽提单元 | 第22-25页 |
2.3 主要耗能设备简介 | 第25-26页 |
2.4 天然气净化厂运行耗能情况分析 | 第26-32页 |
2.4.1 普光天然气净化厂用能概况 | 第26-27页 |
2.4.2 净化厂用能分析及计算方法简介 | 第27-32页 |
第3章 胺法选择性吸收机理研究 | 第32-44页 |
3.1 选择性吸收基本原理 | 第32-34页 |
3.2 热力学选择性吸收机理 | 第34-43页 |
3.2.1 气液双膜理论 | 第35-36页 |
3.2.2 化学反应平衡式 | 第36-37页 |
3.2.3 亨利关系式 | 第37页 |
3.2.4 电荷平衡式 | 第37页 |
3.2.5 酸气负荷平衡程度 | 第37-39页 |
3.2.6 MDEA-H_2S-CO_2-H_2O体系平衡溶解度 | 第39-42页 |
3.2.7 酸气在胺液中的吸收热效应 | 第42页 |
3.2.8 提高MDEA溶液热力学选择性 | 第42-43页 |
3.3 动力学选择性吸收机理 | 第43-44页 |
第4章 净化装置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71页 |
4.1 脱硫单元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3页 |
4.1.1 MDEA溶液的循环量对脱硫单元能耗的影响 | 第44-45页 |
4.1.2 MDEA浓度对脱硫单元能耗的影响 | 第45-46页 |
4.1.3 再生塔塔顶回流比对脱硫单元能耗的影响 | 第46页 |
4.1.4 再生塔塔顶回流液的温度对脱硫单元能耗的影响 | 第46-47页 |
4.1.5 吸收塔塔顶贫液温度对脱硫单元能耗的影响 | 第47-48页 |
4.1.6 脱硫单元能耗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 | 第48-53页 |
4.2 硫磺回收单元能耗因素分析 | 第53-58页 |
4.3 尾气处理单元能耗因素分析 | 第58-60页 |
4.4 原料气量波动对系统能耗的影响 | 第60-63页 |
4.5 关键参数及敏感度对能耗的影响 | 第63-64页 |
4.6 净化装置能耗优化策略 | 第64-71页 |
4.6.1 脱硫单元能耗相关参数优化 | 第64-68页 |
4.6.2 尾气单元能量优化 | 第68-71页 |
第5章 公用工程能耗分析与节能技术研究 | 第71-75页 |
5.1 动力站能耗分析 | 第71-72页 |
5.2 动力站电力节能优化技术 | 第72页 |
5.3 动力站锅炉低负荷运行节能技术 | 第72-74页 |
5.4 现场应用效果及效益分析 | 第74-75页 |
第6章 全厂低负荷运行综合降耗节能技术 | 第75-89页 |
6.1 全厂蒸汽管网优化控制原则 | 第75页 |
6.2 建立降低低压蒸汽用量方法 | 第75-76页 |
6.3 合理调配汽驱运行模式 | 第76-86页 |
6.4 全厂生产自用气和电力消耗随负荷变化规律研究 | 第86-87页 |
6.5 现场应用效果 | 第87-89页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