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33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简介 | 第9-15页 |
1.2.1 有机电致发光的机理 | 第9-10页 |
1.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 第10-13页 |
1.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 第13-15页 |
1.3 高效率的有机荧光分子的设计 | 第15-25页 |
1.3.1 有机给受体电致发光材料 | 第15-16页 |
1.3.2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机理 | 第16-17页 |
1.3.3 热致延迟荧光(TADF)机理 | 第17-21页 |
1.3.4 杂化局域电荷转移(HLCT)机理 | 第21-25页 |
1.4 基于吩噻嗪的有机荧光材料 | 第25-32页 |
1.4.1 吩噻嗪的结构特点 | 第25-27页 |
1.4.2 吩噻嗪类材料在OLED中的应用 | 第27-32页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实验药品及测试仪器 | 第33-37页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33-3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2.2.1 试剂处理方法 | 第35页 |
2.2.2 化合物单晶的培养方法 | 第35页 |
2.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35-36页 |
2.2.4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与测试方法 | 第36页 |
2.2.5 化合物的理论计算 | 第36页 |
2.2.6 荧光量子效率测试方法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噁二唑衍生物为电子受体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电性质研究 | 第37-51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及反应步骤 | 第38-41页 |
3.3 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表征 | 第41-47页 |
3.3.1 化合物的热性质 | 第41页 |
3.3.2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第41-43页 |
3.3.3 化合物的理论计算 | 第43-44页 |
3.3.4 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44-47页 |
3.4 化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性质 | 第47-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菲并咪唑衍生物为电子受体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 | 第51-69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及反应步骤 | 第52-56页 |
4.3 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表征 | 第56-65页 |
4.3.1 化合物的热性质 | 第56-57页 |
4.3.2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第57-59页 |
4.3.3 化合物的理论计算 | 第59-60页 |
4.3.4 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60-63页 |
4.3.5 化合物的单晶分析 | 第63-65页 |
4.4 化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性质 | 第65-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