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1 学校适应第12-13页
    1.2 社会支持第13-14页
        1.2.1 社会支持的内涵第13页
        1.2.2 社会支持的分类第13-14页
    1.3 自我概念第14-15页
    1.4 初中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和自我概念的特点第15页
    1.5 社会支持、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第15-17页
第2章 问题的提出第17-20页
    2.1 问题提出第17页
    2.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2.2.1 理论意义第17-18页
        2.2.2 实践意义第18页
    2.3 研究假设第18-20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20-22页
    3.1 研究内容与目的第20页
    3.2 研究对象第20页
    3.3 研究工具第20-21页
        3.3.1 社会支持量表第20页
        3.3.2 自我概念量表第20-21页
        3.3.3 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第21页
    3.4 研究程序第21-22页
第4章 研究结果第22-35页
    4.1 被试基本情况第22页
    4.2 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特点第22-27页
        4.2.1 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的特点第22-23页
        4.2.2 寄宿制初中生自我概念的特点第23-25页
        4.2.3 寄宿制初中生学校适应的特点第25-27页
    4.3 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第27-35页
        4.3.1 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第27-28页
        4.3.2 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第28-29页
        4.3.3 寄宿制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第29-30页
        4.3.4 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第30-35页
第5章 分析与讨论第35-41页
    5.1 寄宿制初中生的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基本情况分析第35-36页
        5.1.1 寄宿制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情况分析第35页
        5.1.2 寄宿制初中生的自我概念情况分析第35-36页
        5.1.3 寄宿制初中生的学校适应情况分析第36页
    5.2 寄宿制初中生的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关系分析第36-41页
        5.2.1 寄宿制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的相关和预测分析第36-37页
        5.2.2 寄宿制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和预测分析第37-38页
        5.2.3 寄宿制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之间的相关分析第38页
        5.2.4 自我概念在寄宿制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的作用第38-41页
第6章 建议及不足之处第41-45页
    6.1 对初中生个体的建议第41页
        6.1.1 学会有效利用社会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41页
        6.1.2 正确客观认识自己,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学校生活第41页
    6.2 对学校及教师的建议第41-43页
        6.2.1 多关注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41-42页
        6.2.2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第42页
        6.2.3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42-43页
    6.3 对家庭教育的建议第43-44页
        6.3.1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第43页
        6.3.2 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积极乐观的适应学校生活第43页
        6.3.3 重视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并帮助克服不良情绪第43-44页
    6.4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44-45页
第7章 研究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一第49-51页
附录二第51-53页
附录三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1世纪以来俄罗斯女性的行为发展与变化
下一篇:京津冀出土墓志分析--以《新中国出土墓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