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创新点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精装修与精细化管理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2.1 精装修相关概述 | 第17-19页 |
2.1.1 精装修定义及种类 | 第17页 |
2.1.2 目前国内装修工程总承包常见模式 | 第17-18页 |
2.1.3 总承包模式下的批量精装修工程特征 | 第18-19页 |
2.1.4 批量精装修工程面临的困境 | 第19页 |
2.2 精细化管理理论 | 第19-21页 |
2.2.1 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2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 第20-21页 |
2.2.3 精细化管理的特征 | 第21页 |
2.3 项目精细化管理目标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批量精装修工程中的存在问题与根源分析 | 第23-27页 |
3.1 深化设计阶段中的主要问题及根源分析 | 第23页 |
3.1.1 建筑与装修协作低效 | 第23页 |
3.1.2 设计粗放化 | 第23页 |
3.2 组织准备阶段中的主要问题及根源分析 | 第23-24页 |
3.2.1 项目部管理机制钝化 | 第23页 |
3.2.2 工程人素质匹配度低 | 第23-24页 |
3.2.3 参与方末病预控缺失 | 第24页 |
3.3 施工及验收阶段中的主要问题及根源分析 | 第24-25页 |
3.3.1 工艺次序错配 | 第24页 |
3.3.2 材料管控过程失衡 | 第24页 |
3.3.3 施工进度滞后 | 第24-25页 |
3.3.4 工作界面冲突 | 第25页 |
3.3.5 质量控制及成品保护乏力 | 第25页 |
3.3.6 安全文明口号式 | 第25页 |
3.4 竣工交付阶段中的主要问题及根源分析 | 第25-26页 |
3.4.1 开荒保洁成效不彰 | 第25页 |
3.4.2 销项交付信息脱节与保修 | 第25-2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批量精装修施工关键过程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27-67页 |
4.1 精装修深化设计阶段精细化管理体系 | 第27-31页 |
4.1.1 深化设计架构组建 | 第27-28页 |
4.1.2 精装修深化设计模型 | 第28-29页 |
4.1.3 精装修与其它专业间精细深化 | 第29页 |
4.1.4 室内装修施工工艺精细深化 | 第29-31页 |
4.2 精装修组织准备阶段精细化管理体系 | 第31-39页 |
4.2.1 精准组织管理机制 | 第31-33页 |
4.2.2“联盟”团队及文化创造 | 第33-37页 |
4.2.3 分包管理及协同管理 | 第37-39页 |
4.3 精装修施工及验收阶段精细化管理体系 | 第39-62页 |
4.3.1 工艺次序选定精细组织 | 第39-42页 |
4.3.2 材料供应及用途全过程管控 | 第42-46页 |
4.3.3 施工进度精细控制 | 第46-50页 |
4.3.4 专业间及专业工种协调 | 第50-53页 |
4.3.5 施工质量控制及成品保护 | 第53-59页 |
4.3.6 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 | 第59-62页 |
4.4 精装修竣工交付阶段精细化管理体系 | 第62-66页 |
4.4.1 开荒流程与保洁验收标准 | 第62-64页 |
4.4.2 销项交付前置准备与保修精细服务 | 第64-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别墅群精装修工程实例 | 第67-76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67页 |
5.2 项目精细化管理实施现状 | 第67-74页 |
5.2.1 组织环境方面 | 第68-71页 |
5.2.2 技术环境方面 | 第71-73页 |
5.2.3 文化环境方面 | 第73-74页 |
5.3 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评价 | 第74-7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总结 | 第76页 |
6.2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80-81页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