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实体边界与虚拟边界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第8-10页
        1.1.1 快速城市化的进程第8页
        1.1.2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第8-9页
        1.1.3 微博社区的流行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第10-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1.2.2 实践意义第11页
        1.2.3 创新点第11-12页
    1.3 相关概念第12页
        1.3.1 电子地图兴趣点(POI)第12页
        1.3.2 签到第12页
        1.3.3 城市实体边界第12页
        1.3.4 城市虚拟边界第12页
    1.4 研究范围第12-14页
    1.5 研究数据来源第14页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14-17页
        1.6.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6.2 研究框架第15-17页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7-23页
    2.1 城市边界相关研究第17-20页
        2.1.1 城乡交错带边界第17页
        2.1.2 都市区及都市区边界第17-18页
        2.1.3 城市经济边界第18页
        2.1.4 精明增长和城市增长边界第18-19页
        2.1.5 城市实体地域边界第19-20页
    2.2 基于大数据的相关实证研究第20-21页
        2.2.1 基于大数据的相关应用第20页
        2.2.2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第20-21页
    2.3 研究述评与小结第21-23页
3 基于POI的大连市城市实体边界界定第23-34页
    3.1 POI数据的获取第23-25页
    3.2 POI的处理与计算第25-30页
    3.3 基础设施线路的处理第30-31页
    3.4 大连市主城区实体边界界定第31-34页
4 基于微博签到点的大连市城市虚拟边界界定第34-44页
    4.1 微博签到点的采集与处理第34-35页
        4.1.1 数据采集第34页
        4.1.2 数据预处理第34-35页
    4.2 大连市微博签到点的空间分布第35-38页
    4.3 大连市主城区虚拟边界界定第38-41页
    4.4 大连市微博签到热点及可视化第41-44页
5 城市实体边界与虚拟边界的比较研究第44-53页
    5.1 城市实体边界与虚拟边界的特点第44-46页
    5.2 城市实体边界与虚拟边界的差异第46-47页
    5.3 城市实体边界和虚拟边界的形成机制分析第47-53页
        5.3.1 城市实体边界的形成机制第47-50页
        5.3.2 城市虚拟边界的形成机制第50-53页
6 结论与研究启示第53-59页
    6.1 主要结论第53-54页
    6.2 研究建议第54-57页
        6.2.1 提高城市规划合理性第55页
        6.2.2 优化城市开发建设第55-56页
        6.2.3 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第56页
        6.2.4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第56-57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郊小厂区景观更新中的弹性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批量精装修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