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绿植界面生态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2 绿植界面生态化的产生与发展 | 第19-29页 |
2.1 建筑生态思想的影响 | 第19-21页 |
2.1.1 生态思想理论概述 | 第19页 |
2.1.2 建筑生态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第19-20页 |
2.1.3 绿植界面生态化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2 绿植界面从形式化到生态化的演变 | 第21-25页 |
2.2.1 传统美学下的绿植界面形式特征 | 第21-22页 |
2.2.2 生态化绿植界面的兴起与发展 | 第22-25页 |
2.2.3 绿植界面生态化的技术基础 | 第25页 |
2.3 现代建筑绿植界面生态化特征 | 第25-28页 |
2.3.1 自然观传承 | 第25-26页 |
2.3.2 主义美学消除 | 第26-27页 |
2.3.3 生态效益营造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绿植界面生态化案例解析 | 第29-64页 |
3.1 环境融入案例分析 | 第29-37页 |
3.1.1 上海Z58 | 第29-31页 |
3.1.2 新加坡花园酒店 | 第31-35页 |
3.1.3 张家界黄龙洞音乐厅 | 第35-37页 |
3.1.4 小结 | 第37页 |
3.2 空间营造的案例分析 | 第37-44页 |
3.2.1 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 | 第37-40页 |
3.2.2 新加坡樟宜机场3号候机楼 | 第40-42页 |
3.2.3 北京中国银行总部大厦 | 第42-44页 |
3.2.4 小结 | 第44页 |
3.3 美学共生的案例分析 | 第44-52页 |
3.3.1 上海世博会法国馆 | 第44-46页 |
3.3.2 越南纯净水疗中心 | 第46-49页 |
3.3.3 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 | 第49-52页 |
3.3.4 小结 | 第52页 |
3.4 生态实用的案例分析 | 第52-63页 |
3.4.1 阿库罗斯ACROS福冈大厦 | 第52-56页 |
3.4.2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办公楼 | 第56-58页 |
3.4.3 Solaris大厦 | 第58-63页 |
3.4.4 小结 | 第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4 绿植界面生态化设计原则 | 第64-73页 |
4.1 环境生态的自然延续 | 第64-66页 |
4.1.1 生态延续性 | 第64-65页 |
4.1.2 气候适应性 | 第65页 |
4.1.3 地域适用性 | 第65-66页 |
4.2 空间情境的体验感知 | 第66-68页 |
4.2.1 自然情境的主体表达 | 第66页 |
4.2.2 空间延展的自然衔接 | 第66-67页 |
4.2.3 空间性质的生态调节 | 第67-68页 |
4.3 自然美学的生态表达 | 第68-70页 |
4.3.1 低干预景观营造 | 第68页 |
4.3.2 共生美学体现 | 第68-69页 |
4.3.3 形式与生态统一 | 第69-70页 |
4.4 生态效益的理性呈现 | 第70-72页 |
4.4.1 生物气候学下的舒适环境营造 | 第70页 |
4.4.2 微气候的改善 | 第70-72页 |
4.4.3 人文精神的生态表达 | 第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5 建筑绿植界面生态化设计方法 | 第73-94页 |
5.1 延续环境生态 | 第73-79页 |
5.1.1 把握环境整体 | 第73-74页 |
5.1.2 尊重气候条件 | 第74-76页 |
5.1.3 遵从形式适用 | 第76-79页 |
5.2 塑造空间情境 | 第79-84页 |
5.2.1 空间主导 | 第79-81页 |
5.2.2 空间组织 | 第81-83页 |
5.2.3 空间调节 | 第83-84页 |
5.3 表达自然美学 | 第84-87页 |
5.3.1 形式生态化 | 第84-85页 |
5.3.2 多感官体验 | 第85-86页 |
5.3.3 场所融入 | 第86-87页 |
5.4 体现生态效益 | 第87-93页 |
5.4.1 生物调节效能最优化 | 第87-89页 |
5.4.2 物理环境调节 | 第89-91页 |
5.4.3 低成本运营与维护 | 第91-9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结语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附录A 形式化与生态化绿植界面的比较 | 第97-98页 |
附录B 绿植界面生态化设计案例汇总 | 第98-102页 |
附录C 图片索引 | 第102-104页 |
附录D 表格索引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