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快修材料组成设计及抗滑处置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3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第18-22页
    2.1 原材料第18-20页
        2.1.1 乳化沥青第18页
        2.1.2 水泥第18-19页
        2.1.3 集料第19页
        2.1.4 减水剂第19-20页
        2.1.5 纤维第20页
        2.1.6 拌合用水第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2页
        2.2.1 工作性第20-21页
        2.2.2 材料力学性能第21页
        2.2.3 表面抗滑性第21页
        2.2.4 路用性能第21页
        2.2.5 微观性能第21-22页
第三章 CAC组成设计研究第22-36页
    3.1 原材料相适性第22-25页
        3.1.1 水泥与乳化沥青第22-23页
        3.1.2 乳化沥青与粗集料第23-24页
        3.1.3 集料的相适性第24-25页
    3.2 水泥乳化沥青关键材料组成设计第25-34页
        3.2.1 乳化沥青和水泥用量第25-28页
        3.2.2 确定水灰比第28-29页
        3.2.3 确定砂率第29-30页
        3.2.4 确定减水剂用量第30-32页
        3.2.5 纤维用量第32-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CAC表面抗滑处置技术研究第36-57页
    4.1 路面抗滑机理第36-39页
    4.2 水泥混凝土路面提高抗滑性方法第39-42页
        4.2.1 刻槽法第39-40页
        4.2.2 制毛法第40-41页
        4.2.3 表面除浆露石法第41页
        4.2.4 多孔混凝土面层法第41页
        4.2.5 微观构造法第41-42页
    4.3 提高CAC表面抗滑构造方法第42-46页
        4.3.1 碎石撒布法第42-44页
        4.3.2 表面刷毛法第44-45页
        4.3.3 水泥乳化沥青碎石表面抗滑层第45-46页
    4.4 三种方案的表面抗滑功能对比第46-51页
        4.4.1 碎石撒布法表面抗滑性能第48-49页
        4.4.2 表面刷毛法表面抗滑性能第49-50页
        4.4.3 水泥乳化沥青碎石抗滑层表面抗滑功能第50-51页
        4.4.4 未处理表面抗滑功能第51页
    4.5 数据分析第51-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CAC路用性能及凝结硬化机理研究第57-76页
    5.1 胶凝材料用量对CAC路用性能的影响第57-66页
        5.1.1 AB比对C AC水稳定性的影响第57-61页
        5.1.2 AB比对C AC低温弯曲性能的影响第61-63页
        5.1.3 AB比对C AC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第63-66页
    5.2 不同成型工艺CAC路用性能对比第66-68页
        5.2.1 水稳定性第66-67页
        5.2.2 高温稳定性第67-68页
    5.3 CAC凝结硬化机理研究第68-74页
        5.3.1 乳化沥青破乳成膜机理第68-69页
        5.3.2 CAC凝结硬化机理第69-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结论第76-77页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沥青基体及制备工艺对高温铺装环氧沥青性能的影响机制
下一篇:武汉汉阳地铁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及盾构施工安全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