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妇女财产权研究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引言 | 第15-18页 |
一、妇女财产权的历史沿革 | 第18-24页 |
(一)先秦时期的妇女财产权 | 第18页 |
(二)秦汉时期的妇女财产权 | 第18-19页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财产权 | 第19-20页 |
(四)唐宋时期的妇女财产权 | 第20-22页 |
(五)明清时期的妇女财产权 | 第22-24页 |
二、唐代妇女财产权的内容 | 第24-35页 |
(一)唐代妇女财产的来源 | 第24-29页 |
1、田宅之产 | 第24-26页 |
2、妆奁之产 | 第26-27页 |
3、赐赠之产 | 第27-28页 |
4、遗嘱承分之产 | 第28-29页 |
(二)在室女的财产权利 | 第29-32页 |
1、取得嫁资的权利 | 第30-31页 |
2、继承户绝财产的权利 | 第31-32页 |
(三)已嫁女的财产权利 | 第32-33页 |
1、自主支配奁产的权利 | 第32-33页 |
2、管理经营夫家财产的权利 | 第33页 |
(四)寡母的财产权利 | 第33-35页 |
1、代夫继承财产的权利 | 第33-34页 |
2、户主掌握财产的权利 | 第34-35页 |
三、唐代妇女财产权的纠纷与解决 | 第35-41页 |
(一)婚约聘财引发的解纷与解决 | 第35-37页 |
(二)家庭成员间家产的纠纷与解决 | 第37-38页 |
(三)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纠纷与解决 | 第38-41页 |
四、唐代妇女财产权的特点 | 第41-48页 |
(一)形式的法定化、明确化 | 第41-42页 |
(二)内容的广泛化、多样化 | 第42-45页 |
1、上层社会妇女 | 第43-44页 |
2、平民妇女 | 第44页 |
3、贱民阶层妇女 | 第44页 |
4、宗教职业妇女 | 第44-45页 |
(三)纠纷解决的司法衡平化 | 第45页 |
(四)礼教束缚下的限制性 | 第45-48页 |
五、唐代妇女财产权的现代启示 | 第48-53页 |
(一)强化保护孤幼和老年财产权的立法观念 | 第48-49页 |
(二)重视婚约聘财与奁产中妇女财产权利的保护 | 第49-51页 |
(三)树立情理与法理相平衡的司法理念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况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