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破产法论文

我国破产别除权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第10-12页
一、别除权理论基础第12-22页
    (一)别除权的概念解读第12-13页
    (二)别除权的权利属性第13-14页
    (三)别除权的基础权利范围第14-22页
        1. 担保物权第15-17页
        2. 非典型担保第17-19页
        3. 优先权第19-22页
二、我国破产别除权的运行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22-40页
    (一)规范体系及其生成背景第22-23页
        1. 规范体系第22页
        2. 生成背景第22-23页
    (二)别除权的行使规则及其存在的问题第23-35页
        1. 别除权的申报第23-26页
        2. 别除权的确定第26-28页
        3. 别除权的受偿范围第28-29页
        4. 别除权的清偿顺序第29-34页
        5. 别除权的实现方式第34-35页
    (三)别除权的限制规则及其存在的问题第35-40页
        1. 重整程序中的限制第35-38页
        2. 和解程序中的限制第38-40页
三、比较法借鉴第40-43页
    (一)德国:破产财产变现制度第40-41页
    (二)日本:别除权基础权利消灭制度第41页
    (三)美国:限制与保护相结合的衡平规则第41-43页
四、我国破产别除权制度的完善第43-50页
    (一)明确“别除权”制度在立法中的表述第43-44页
        1. 在立法中明确引入“别除权”概念第43页
        2. 在立法中阐明别除权的基础权利范围第43-44页
    (二)别除权行使规则的完善第44-47页
        1. 软化别除权人的强制申报要求第44页
        2. 增强别除权人在债权人会议中的表决权第44-45页
        3. 细化清偿顺序安排、废除有关劳动债权“新老划断”的规定第45-46页
        4. 简化别除权人的行权过程第46页
        5. 建立别除权行使期限制度第46-47页
    (三)别除权限制规则的完善第47-50页
        1. 在重整程序中适当降低对别除权人的权利限制第47-48页
        2. 在和解程序中赋予和解协议对个别别除权的约束力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第三方债务催收法律问题探析
下一篇: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之路探析--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