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第三方债务催收法律问题探析

内容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我国第三方债务催收典型案例分析第9-17页
    第一节 银行为催收主体的案例第9-11页
        一、案情简介第9页
        二、案例分析第9-10页
        三、案例总结第10-11页
    第二节 催收公司为催收主体的案例第11-15页
        一、案情简介第11页
        二、案例分析第11-12页
        三、案例总结第12-15页
    第三节 律师事务所为催收主体的案例第15-17页
        一、案情简介第15页
        二、案例分析第15-16页
        三、案例总结第16-17页
第二章 我国第三方债务催收存在的问题第17-26页
    第一节 债务催收法律法规不健全第17-20页
        一、欠缺专门的债务催收法律法规第17-19页
        二、法规与部门规章效力层级低第19-20页
        三、第三方债务催收机构法律地位存疑第20页
    第二节 无行业准入标准第20-21页
        一、缺乏债务催收行业准入制度第20-21页
        二、催收人员缺乏相应资格认定第21页
    第三节 催收行为不规范第21-24页
        一、暴力胁迫等不当催收第21-23页
        二、泄露客户信息及隐私第23-24页
    第四节 委托机构对第三方债务催收机构监管不力第24-25页
        一、事前相关资质审查缺失第24页
        二、客户信息保密工作不到位第24-25页
        三、事后监督检查缺乏第25页
    第五节 第三方债务催收相关救济制度欠缺第25-26页
        一、私力救济方式单一第25-26页
        二、公力救济不系统第26页
第三章 第三方债务催收域外经验借鉴第26-30页
    第一节 美国司法监管经验第26-27页
        一、制定颁布《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第26-27页
        二、明确监管主体——联邦贸易委员会第27页
    第二节 日本行业自律监管经验第27-28页
        一、制定《分期付款销售法》第28页
        二、发达的金融行业组织第28页
    第三节 香港政府与行业协会双重监管经验第28-29页
        一、发布《银行营运守则》第28-29页
        二、政府与行业协会共同监管第29页
    第四节 台湾注重催收行为规范化经验第29-30页
        一、修订《金融机构办理应收债权催收作业委外处理要点》第29-30页
        二、成立非法催收检举专线第30页
第四章 我国第三方债务催收存在问题的完善建议第30-42页
    第一节 健全催收法律法规第30-32页
        一、建立专门的债务催收法律法规第30-31页
        二、赋予第三方债务催收机构合法地位第31-32页
    第二节 设立催收行业准入标准第32-34页
        一、建立债务催收市场准入制度第32-33页
        二、完善行业自律第33-34页
        三、引入催收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制度第34页
    第三节 规范催收行为第34-37页
        一、保障催收债权正当第34-35页
        二、规范催收主体第35-36页
        三、提高催收人员素质第36-37页
    第四节 加强委托机构对第三方债务催收机构的监管第37-39页
        一、对第三方债务催收机构的资质及业务能力进行初步审查第37页
        二、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及保密协议第37-38页
        三、对催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第38-39页
    第五节 配套第三方债务催收救济制度第39-42页
        一、寻求多元化的私力救济途径第39-40页
        二、建立系统的公力救济体系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的法律退出路径探析--以六盘水“三变”改革项目为例
下一篇:我国破产别除权法律适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