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我国台湾地区“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法”立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7-13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关于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的立法概况第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8-11页
        1.3.1 关于利益冲突的概念以及内涵的研究第9页
        1.3.2 关于域外防止利益冲突法律及制度的研究第9-10页
        1.3.3 关于我国台湾地区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法律及制度的研究第10-11页
        1.3.4 关于公职人员基本权利克减的研究第11页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第11页
    1.5 可能的创新第11-13页
2 我国台湾地区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法”概述第13-21页
    2.1 立法背景第13-15页
    2.2 本法颁布前有关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制度的立法概况第15-17页
    2.3 立法过程与立法时争议的焦点第17-21页
        2.3.1 立法过程第17页
        2.3.2 立法时争议的焦点第17-21页
3 我国台湾地区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法”的主要内容第21-28页
    3.1 立法目的第21页
    3.2 本法的适用对象第21-22页
    3.3 利益冲突的界定第22-24页
        3.3.1 概念界定第22-23页
        3.3.2 行为表现第23-24页
    3.4 回避规则第24-26页
    3.5 法律责任第26-27页
        3.5.1 金钱处罚第26-27页
        3.5.2 其他法律责任第27页
    3.6 竞合处理规定第27-28页
4 我国台湾地区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法”的配套法律文件第28-32页
    4.1 “阳光法案”第28-30页
    4.2 廉政伦理规范第30-32页
5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法”的适用疑义第32-42页
    5.1 适用对象的范围第32-34页
    5.2 限制关系人条款的适用第34-40页
        5.2.1 交易行为的界定第34-36页
        5.2.2 公职人员 “服务之机关”与 “受其监督之机关”的认定第36-39页
        5.2.3 禁止关系人交易行为的规定第39-40页
    5.3 罚金处罚的实施第40-42页
6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法”的深层理解-以公职人员基本权利克减为视角第42-50页
    6.1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法”与公职人员基本权利克减的关系第42页
    6.2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法”的理据第42-46页
        6.2.1 人性假设理论第42-45页
        6.2.2 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第45-46页
    6.3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法”的边界第46-50页
        6.3.1 身份与行为判定标准第46-47页
        6.3.2 禁止过度原则第47页
        6.3.3 基本权利克减的审查进路第47-50页
7 结语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附录第56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相对人申辩权研究
下一篇:“国家安全法”实施中的公民权利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