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6-23页 |
1.2.1 国外现状 | 第16-18页 |
1.2.2 国内进展 | 第18-22页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2.4 现状评述及存在问题 | 第2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1.4 完成的工作量、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5-27页 |
1.4.1 完成工作量 | 第25-26页 |
1.4.2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辣椒种植区概况 | 第27-33页 |
2.1 种植区自然环境 | 第27-30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7-28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28页 |
2.1.3 水文 | 第28-29页 |
2.1.4 气候 | 第29页 |
2.1.5 土壤 | 第29页 |
2.1.6 植被 | 第29-30页 |
2.2 种植区地质环境 | 第30-33页 |
2.2.1 地层 | 第30-32页 |
2.2.2 构造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33-37页 |
3.1 样品采集 | 第33-35页 |
3.1.1 采样点布置 | 第33页 |
3.1.2 样品采集方法 | 第33-34页 |
3.1.3 样品整理及前处理 | 第34-35页 |
3.2 样品测试与分析 | 第35-36页 |
3.2.1 土壤样品pH值测试 | 第35页 |
3.2.2 辣椒地球化学元素测试 | 第35-36页 |
3.2.3 辣椒品质指标测试 | 第36页 |
3.2.4 岩石-土壤地球化学元素测试 | 第36页 |
3.3 数据处理与图件绘制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辣椒种植区岩石地球化学背景分析 | 第37-55页 |
4.1 辣椒种植区地质特征 | 第37-41页 |
4.1.1 地层岩性 | 第37页 |
4.1.2 深溪剖面 | 第37-39页 |
4.1.3 禹门-国光剖面 | 第39-41页 |
4.2 岩石中常量元素分析 | 第41-45页 |
4.2.1 岩石Al、Fe、K、Ca、Mg含量分析 | 第41-43页 |
4.2.2 岩石Mn、S、P、Ti、Na分布特征 | 第43-45页 |
4.3 岩石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第45-50页 |
4.3.1 岩石中有益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第45-46页 |
4.3.2 岩石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 第46-50页 |
4.4 岩石-原生土体系元素迁移特征 | 第50-54页 |
4.4.1 常量元素迁移 | 第50-51页 |
4.4.2 微量元素迁移 | 第51-52页 |
4.4.3 重金属元素迁移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种植区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 第55-67页 |
5.1 种植区原生土中元素分布特征 | 第55-58页 |
5.1.1 原生土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 第55-56页 |
5.1.2 原生土有益元素分布特征 | 第56-57页 |
5.1.3 原生土有害元素分布特征 | 第57-58页 |
5.1.4 原生土中其它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第58页 |
5.2 耕土中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 第58-65页 |
5.2.1 耕土中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 第59-60页 |
5.2.2 耕土中有益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 第60-62页 |
5.2.3 耕土中有害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 第62-64页 |
5.2.4 耕土中其它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第64-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辣椒中矿物元素含量特征 | 第67-87页 |
6.1 辣椒中元素含量特征 | 第67-73页 |
6.1.1 辣椒样品与耕地土壤、下伏地层对应关系 | 第67-68页 |
6.1.2 辣椒中常量元素含量特征 | 第68-69页 |
6.1.3 辣椒中有益元素含量特征 | 第69-71页 |
6.1.4 辣椒中有害元素含量特征 | 第71-73页 |
6.2 耕土-辣椒体系化学元素生物富集特征 | 第73-83页 |
6.2.1 常量元素生物富集特征 | 第74-76页 |
6.2.2 有益微量元素生物富集特征 | 第76-78页 |
6.2.3 有害元素生物富集特征 | 第78-81页 |
6.2.4 土壤pH及其与辣椒化学元素富集特征的相关性 | 第81-83页 |
6.3 耕土与辣椒的化学元素相关性 | 第83-8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基于矿物元素指纹的辣椒产地溯源研究 | 第87-98页 |
7.1 基于矿物元素指纹的贵州辣椒溯源 | 第88-96页 |
7.1.1 贵州不同地区辣椒矿物元素含量差异及组成特征 | 第90-92页 |
7.1.2 贵州不同地区辣椒矿物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 | 第92-93页 |
7.1.3 贵州不同地区辣椒样品的聚类分析 | 第93-94页 |
7.1.4 贵州不同地区辣椒中矿物元素含量的线性判别分析 | 第94-96页 |
7.2 遵义辣椒果实化学元素聚类分析 | 第96-97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八章 遵义虾子一带辣椒的品质分析 | 第98-107页 |
8.1 干物质、辣椒碱、维生素C、蛋白质的含量分布 | 第98-102页 |
8.2 遵义虾子所产辣椒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 | 第102-103页 |
8.3 品质指标与辣椒中矿物元素的相关性 | 第103-104页 |
8.4 品质指标与土壤元素相关性 | 第104-106页 |
8.5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九章 种植区辣椒优质品质控制因素分析及种植规划 | 第107-113页 |
9.1 辣椒品质的控制因素分析 | 第107-109页 |
9.1.1 地层 | 第107页 |
9.1.2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第107-109页 |
9.1.3 地形地貌 | 第109页 |
9.1.4 气候 | 第109页 |
9.2 研究区辣椒种植区划 | 第109-113页 |
9.2.1 区划原则 | 第109-110页 |
9.2.2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的基本条件 | 第110-111页 |
9.2.3 区划结果 | 第111-113页 |
第十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13-117页 |
10.1 主要结论 | 第113-115页 |
10.2 展望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5页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25页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5-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