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内煤与生物质混烧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9-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煤与生物质的混合热解 | 第15-17页 |
1.2.2 流化床中煤与生物质混烧 | 第17-18页 |
1.2.3 模型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煤与生物质混合热解和燃烧的动力学研究 | 第23-38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3-25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2.2 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2.2.3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3 煤与生物质混合热解动力学研究 | 第25-32页 |
2.3.1 煤与生物质共热解热重分析 | 第25-28页 |
2.3.2 煤与生物质共热解动力学分析 | 第28-32页 |
2.4 煤与生物质混合燃烧动力学研究 | 第32-36页 |
2.4.1 煤与生物质混烧热重分析 | 第32-35页 |
2.4.2 煤与生物质混烧动力学分析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流化床中煤与生物质混烧的实验研究 | 第38-61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实验概况 | 第38-43页 |
3.2.1 加料系统 | 第38-39页 |
3.2.2 流化床主体 | 第39-40页 |
3.2.3 布风系统和除尘系统 | 第40页 |
3.2.4 控制系统 | 第40-41页 |
3.2.5 配气系统 | 第41页 |
3.2.6 烟气分析仪介绍 | 第41-42页 |
3.2.7 烟气分析参数核算 | 第42页 |
3.2.8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3.3 辅助实验 | 第43-45页 |
3.3.1 加料实验 | 第43页 |
3.3.2 试验物料特性分析 | 第43-44页 |
3.3.3 冷态试验步骤 | 第44-45页 |
3.3.4 热态试验步骤 | 第45页 |
3.4 流化床中煤和生物质燃烧特性研究 | 第45-50页 |
3.4.1 煤、木屑燃烧特性分析 | 第45-47页 |
3.4.2 飞灰含碳量变化分析 | 第47-48页 |
3.4.3 烟气中CO含量变化分析 | 第48-49页 |
3.4.4 混烧木屑比例对燃烧的影响 | 第49-50页 |
3.5 流化床中煤和生物质混烧SO_2排放特性 | 第50-54页 |
3.5.1 煤燃烧SO_2生成机理 | 第50-51页 |
3.5.2 温度对混烧SO_2排放的影响 | 第51页 |
3.5.3 生物质混烧比例对SO_2排放的影响 | 第51-53页 |
3.5.4 过剩空气系数对混烧SO_2排放的影响 | 第53-54页 |
3.6 流化床中煤和生物质混烧NO排放特性 | 第54-59页 |
3.6.1 煤燃烧NO_x生成机理 | 第54-55页 |
3.6.2 温度对混烧NO排放的影响 | 第55-57页 |
3.6.3 生物质混烧比例对NO排放的影响 | 第57-58页 |
3.6.4 过剩空气系数对混烧NO排放的影响 | 第58-5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煤与生物质混烧的数值模拟 | 第61-81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气固两相流动模型 | 第61-65页 |
4.2.1 基本守恒方程 | 第61-62页 |
4.2.2 湍流模型 | 第62-63页 |
4.2.3 颗粒动理学 | 第63-65页 |
4.2.4 曳力模型 | 第65页 |
4.3 炉内传热模型 | 第65-67页 |
4.3.1 控制方程 | 第65-66页 |
4.3.2 传热模型 | 第66-67页 |
4.4 煤与生物质混烧模型 | 第67-71页 |
4.4.1 组分守恒方程 | 第67-68页 |
4.4.2 挥发分析出模型 | 第68页 |
4.4.3 煤热解模型 | 第68-69页 |
4.4.4 生物质热解模型 | 第69页 |
4.4.5 气相燃烧模型 | 第69-70页 |
4.4.6 焦炭燃烧模型 | 第70-71页 |
4.5 模拟对象及数值方法 | 第71-73页 |
4.5.1 网格划分及模型假设 | 第71-72页 |
4.5.2 边界条件及模型参数 | 第72页 |
4.5.3 数值计算方法 | 第72-73页 |
4.6 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73-79页 |
4.6.1 模型验证 | 第73-74页 |
4.6.2 温度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4页 |
4.6.3 流动特性 | 第74-75页 |
4.6.4 燃烧特性分析 | 第75-7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5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81-84页 |
5.2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作者简介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