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0页 |
1.1 燃料电池简介 | 第9-10页 |
1.1.1 燃料电池的优点 | 第9页 |
1.1.2 燃料电池的分类 | 第9-10页 |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第10-11页 |
1.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第11-13页 |
1.4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 第13-23页 |
1.4.1 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 | 第14-16页 |
1.4.2 部分氟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 | 第16-17页 |
1.4.3 非氟质子交换膜 | 第17-23页 |
1.4.3.1 聚苯并咪唑(PBI)膜 | 第17-19页 |
1.4.3.2 磺化聚醚醚酮质子交换膜 | 第19-20页 |
1.4.3.3 磺化聚醚砜质子交换膜 | 第20-21页 |
1.4.3.4 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 | 第21-22页 |
1.4.3.5 酸-碱交联质子交换膜 | 第22-23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第二章 磺化聚(醚醚酮-苯并咪唑)的合成 | 第30-41页 |
2.1 试剂 | 第30-32页 |
2.2 单体名称、结构及来源 | 第32-34页 |
2.3 单体的合成 | 第34-35页 |
2.3.1 3,3'-二磺酸钠基-4,4'-二氟二苯酮(SDFK)的合成 | 第34页 |
2.3.2 苯并咪唑双酚(HPBI)的合成 | 第34-35页 |
2.4 磺化聚(醚醚酮-苯并咪唑)(SPEEK-BI)的合成 | 第35-37页 |
2.5 共聚物20SPEEK Contailling-10%Benzimidzole的合成 | 第37-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第三章 磺化(聚醚醚酮-苯并咪唑)的结构表征及物理性能 | 第41-63页 |
3.1 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41-43页 |
3.1.1 核磁共振谱图(NMR) | 第41页 |
3.1.2 傅立叶红外光谱图(FTIR) | 第41页 |
3.1.3 特性粘度(Inherent Viscosity)测定 | 第41-42页 |
3.1.4 热重分析(TGA) | 第42页 |
3.1.5 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 | 第42-43页 |
3.2 单体表征 | 第43-48页 |
3.2.1 3,3'-二磺酸钠基-4,4'-二氟二苯酮 | 第43-45页 |
3.2.2 苯并咪唑双酚(HPBI) | 第45-48页 |
3.3 磺化(聚醚醚酮-苯并咪唑) | 第48-61页 |
3.3.1 磺化聚(醚醚酮-苯并咪唑)的结构 | 第48-52页 |
3.3.2 磺化聚(醚醚酮-苯并咪唑)的热稳定性 | 第52-56页 |
3.3.3 磺化聚(醚醚酮-苯并咪唑)的溶解性 | 第56-57页 |
3.3.4 磺化聚醚醚酮的离子交换容量 | 第57-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四章 磺化聚(醚醚酮-苯并咪唑)膜的表征 | 第63-83页 |
4.1 磺化聚(醚醚酮-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的表征方法 | 第63-69页 |
4.1.1 聚合物膜制备 | 第63-64页 |
4.1.2 吸水率与溶胀率测定 | 第64页 |
4.1.3 机械强度测试 | 第64-66页 |
4.1.4 阻醇性能测试 | 第66-67页 |
4.1.5 质子电导率测试 | 第67-68页 |
4.1.6 水解与氧化稳定性测试 | 第68-69页 |
4.2 磺化聚(醚醚酮酮-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的性质 | 第69-80页 |
4.2.1 吸水率与溶胀率 | 第69-73页 |
4.2.2 机械性能 | 第73页 |
4.2.3 阻醇性能 | 第73-76页 |
4.2.4 质子电导率 | 第76-79页 |
4.2.5 水解与氧化稳定性 | 第79-8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第五章 磺化聚(醚醚酮—苯并咪唑)交联改性探索 | 第83-91页 |
5.1 交联聚合物膜的制备 | 第83-87页 |
5.2 交联聚合物膜溶解性能测试 | 第87-88页 |
5.3 交联聚合物膜的机械性能 | 第88-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6.1 结论 | 第91-92页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92页 |
6.3 展望: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