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32页 |
1.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30页 |
1.2.1 印染废水脱色处理发展现状 | 第10-18页 |
1.2.2 钛白粉生产废渣(钛渣)和废酸 | 第18-20页 |
1.2.3 高炉渣 | 第20-22页 |
1.2.4 粉煤灰 | 第22-30页 |
1.3 本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4 本研究的技术关键 | 第31页 |
1.5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31-3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2-38页 |
2.1 材料和仪器 | 第32-34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2.1.2 仪器和设备 | 第33-3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4-38页 |
2.2.1 重金属溶出实验 | 第34页 |
2.2.2 粉煤灰的改性方法 | 第34页 |
2.2.3 高炉渣的改性方法 | 第34页 |
2.2.4 染料废水的配置 | 第34-35页 |
2.2.5 模拟染料的标准曲线 | 第35页 |
2.2.6 染料废水的脱色实验 | 第35-36页 |
2.2.7 等温吸附量 | 第36页 |
2.2.8 Zeta电位的测定方法 | 第36页 |
2.2.9 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 第36页 |
2.2.10 粒度分布的测定 | 第36-37页 |
2.2.11 结构形貌的研究 | 第37页 |
2.2.12 COD的测定 | 第37页 |
2.2.13 色度测定--稀释倍数法 | 第37-38页 |
第3章 钛渣、高炉渣、粉煤灰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38-49页 |
3.1 钛渣、粉煤灰、高炉渣处理模拟染料废水 | 第38-42页 |
3.1.1 反应时间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2 投加量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3.1.3 pH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 废渣脱色机理的探讨 | 第42-47页 |
3.2.1 粉煤灰脱色机理 | 第42页 |
3.2.2 钛渣脱色机理 | 第42-44页 |
3.2.3 高炉渣脱色机理 | 第44-46页 |
3.2.4 废渣粒度分布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 第46页 |
3.2.5 原废渣电性测定 | 第46-47页 |
3.3 结论 | 第47-49页 |
3.3.1 钛渣脱色 | 第47页 |
3.3.2 粉煤灰脱色 | 第47-48页 |
3.3.3 高炉渣脱色 | 第48-49页 |
第4章 粉煤灰改性条件选择 | 第49-54页 |
4.1 正交实验设计及脱色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4.2 粉煤灰改性条件确定 | 第50-53页 |
4.2.1 废酸浓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2 反应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52页 |
4.2.3 氧化剂浓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 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高炉渣改性条件选择 | 第54-58页 |
5.1 正交实验设计及脱色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5.1.1 高炉渣 Al、Fe元素的浸出率实验 | 第54页 |
5.1.2 高炉渣改性实验 | 第54-55页 |
5.2 高炉渣改性条件确定 | 第55-57页 |
5.2.1 混酸配比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56页 |
5.2.2 反应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 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改性粉煤灰和高炉渣表面 | 第58-66页 |
6.1 废渣表面所带电性的研究 | 第58-60页 |
6.1.1 温度对改性粉煤灰及高炉渣表面电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6.1.2 废酸浓度对改性粉煤灰及高炉渣表面电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6.2 比表面积的研究 | 第60-62页 |
6.2.1 正交设计实验中的比表面积 | 第60-61页 |
6.2.2 不同温度对改性粉煤灰和高炉渣比表面积的影响 | 第61-62页 |
6.3 粒度分布的研究 | 第62-63页 |
6.4 改性粉煤灰的表面形态 | 第63-65页 |
6.5 小结 | 第65-66页 |
第7章 复配吸附剂条件的选择 | 第66-70页 |
7.1 正交设计及脱色实验结果 | 第66-68页 |
7.2 复配吸附剂条件的确定 | 第68-69页 |
7.3 小结 | 第69-70页 |
第8章 复配脱色剂处理废水以及处理 | 第70-75页 |
8.1 复配脱色剂处理染料废水 | 第70-74页 |
8.1.1 复配脱色剂处理模拟染料废水 | 第70-73页 |
8.1.2 复配脱色剂处理实际染料废水 | 第73-74页 |
8.2 处理废水后的粉煤灰的再利用探讨 | 第74页 |
8.3 小结 | 第74-75页 |
第9章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5-8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