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造血器及淋巴系肿瘤论文--白血病论文

小鼠红白血病(MEL)细胞诱导分化的功能蛋白质组学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表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 红白血病及其发病机理第12-13页
    2 白血病的诱导分化疗法第13-14页
    3 诱导分化研究现状第14-16页
        3.1 诱导分化研究模型第14-15页
        3.2 分化诱导剂及其作用机理第15-16页
    4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简介第16-17页
        4.1 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第16页
        4.2 二维色谱第16-17页
        4.3 蛋白染色和标记技术的发展第17页
        4.4 质谱第17页
    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9页
    6 技术方法和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三种诱导剂对MEL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第20-38页
    1 前言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2.1 材料、仪器和试剂第21-22页
            2.1.1 主要材料第21页
            2.1.2 主要仪器第21页
            2.1.3 主要试剂第21页
            2.1.4 试剂配制第21-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5页
            2.2.1 细胞培养第22页
            2.2.2 DMSO对MEL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第22-23页
                2.2.2.1 细胞计数法检测DMSO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第22页
                2.2.2.2 MTT比色法检测DMSO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第22页
                2.2.2.3 联苯胺染色检测DMSO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第22-23页
            2.2.3 HMBA对MEL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第23-24页
                2.2.3.1 细胞计数法检测HMB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第23页
                2.2.3.2 MTT比色法检测HMB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第23页
                2.2.3.3 联苯胺染色检测HMBA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第23-24页
            2.2.4 NaBu对MEL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影响第24-25页
                2.2.4.1 细胞计数法检测NaBu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第24页
                2.2.4.2 MTT比色法检测NaBu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第24页
                2.2.4.3 联苯胺染色检测NaBu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第24-25页
    3 实验结果第25-37页
        3.1 DMSO对MEL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影响第25-29页
            3.1.1 细胞生长曲线第25页
            3.1.2 细胞活力曲线第25-26页
            3.1.3 细胞存活率第26-27页
            3.1.4 联苯胺染色第27-29页
        3.2 HMBA对MEL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影响第29-33页
            3.2.1 细胞生长曲线第29页
            3.2.2 细胞活力曲线第29-30页
            3.2.3 细胞存活率第30-31页
            3.2.4 联苯胺染色第31-33页
        3.3 NaBu对MEL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影响第33-37页
            3.3.1 细胞生长曲线第33页
            3.3.2 细胞活力曲线第33-34页
            3.3.3 细胞存活率第34-35页
            3.3.4 联苯胺染色第35-37页
    4 讨论第37-38页
第三章 NaBu诱导前、后MEL细胞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第38-54页
    1 前言第3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8-44页
        2.1 材料、仪器和试剂第38-41页
            2.1.1 主要材料第38页
            2.1.2 主要仪器第38-39页
            2.1.3 主要试剂第39-40页
            2.1.4 试剂配制第40-41页
            2.1.5 分析软件第41页
        2.2 实验方法第41-44页
            2.2.1 双向电泳第41-43页
                2.2.1.1 样品制备第41页
                2.2.1.2 第一向等电聚焦第41-42页
                2.2.1.3 IPG胶条的平衡第42页
                2.2.1.4 IPG胶条的转移及SDS-PAGE第42-43页
            2.2.2 银染及图像分析第43页
            2.2.3 胶内酶解第43页
            2.2.4 点靶第43页
            2.2.5 MALDI-TOF/TOF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搜索第43-44页
    3 实验结果第44-50页
        3.1 双向电泳结果第44-46页
            3.1.1 NaBu作用前、后MEL细胞的双向电泳图谱第44-46页
            3.1.2 蛋白差异点分析第46页
        3.2 质谱鉴定结果第46-50页
    4 讨论第50-54页
        4.1 血红蛋白及其合成相关蛋白第50页
        4.2 组蛋白第50-51页
        4.3 mRNA转录和加工、蛋白翻译和翻译后修饰相关蛋白第51-52页
        4.4 细胞分裂相关蛋白第52页
        4.5 细胞迁移相关蛋白第52-53页
        4.6 代谢相关蛋白第53页
        4.7 其他蛋白第53-54页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第54-55页
    1 结论第54页
    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胞质杂交体调控细胞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
下一篇:翼状胬肉手术对角膜参数及人工晶体测算影响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