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老龄化趋势加剧 | 第10页 |
1.1.2 养老模式多元化 | 第10-11页 |
1.1.3 医养结合理念深入 | 第11页 |
1.1.4 休闲养老产业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田园式休闲养老的相关概念与模式分析 | 第15-26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1.1 老年人 | 第15页 |
2.1.2 养生养老概念 | 第15页 |
2.1.3 田园休闲养老 | 第15-16页 |
2.1.4 田园景观的概念与特点 | 第16-17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2.1 环境行为学 | 第17页 |
2.2.2 景观生态学 | 第17页 |
2.2.3 康复疗养景观与园艺疗法 | 第17页 |
2.2.4 老年心理学 | 第17-18页 |
2.3 养老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18-21页 |
2.3.1 我国目前的传统养老模式 | 第18-19页 |
2.3.2 新型养老模式的产生与特征 | 第19-20页 |
2.3.3 田园休闲养老模式以其他养老模式的异同 | 第20-21页 |
2.4 田园休闲养老模式 | 第21-26页 |
2.4.1 田园养老休闲化发展 | 第21页 |
2.4.2 田园休闲养老功能分析 | 第21-22页 |
2.4.3 田园休闲养老开发模式 | 第22-23页 |
2.4.4 田园休闲养老休闲服务体系 | 第23-24页 |
2.4.5 田园休闲养老特征分析 | 第24-26页 |
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第26-33页 |
3.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3.1.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3.1.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3.2 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分析 | 第29-33页 |
3.2.1 美国太阳城中心 | 第29页 |
3.2.2 中国乐养城 | 第29-31页 |
3.2.3 秦皇岛国际文化养生园 | 第31-33页 |
4 田园休闲养老环境调查 | 第33-39页 |
4.1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4.1.1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 | 第33页 |
4.1.2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4.2 田园休闲养老环境调查概况 | 第34-35页 |
4.2.1 调研方式与对象 | 第34-35页 |
4.2.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5页 |
4.3 田园休闲养老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4.3.1 基本概况分析 | 第35-36页 |
4.3.2 养老环境的选择意向分析 | 第36页 |
4.3.3 养老环境选址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4.3.4 田园休闲养老理念引入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37页 |
4.3.5 规划设计要素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37-38页 |
4.3.6 老年人色彩偏好分析 | 第38-39页 |
5 田园休闲养老环境景观规划研究 | 第39-54页 |
5.1 当代田园景观要素及意象分析 | 第39-41页 |
5.1.1 自然环境景观要素 | 第39页 |
5.1.2 人为景观要素 | 第39-40页 |
5.1.3 文化环境景观要素 | 第40页 |
5.1.4 聚落景观要素 | 第40-41页 |
5.2 田园休闲养老环境景观规划原则 | 第41-42页 |
5.2.1 以老年人为本——理解、尊重老年人,重视其生理心理特点 | 第41页 |
5.2.2 区域文化植入——增加辨识度,传承地域文化 | 第41页 |
5.2.3 自然优先——保持田园自然景观,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第41-42页 |
5.2.4 优化空间组织——适老化设计与景观可达性 | 第42页 |
5.2.5 景观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的体验需求 | 第42页 |
5.2.6 经济性原则——实现经济生产、养老养生、度假休闲 | 第42页 |
5.3 田园休闲养老环境景观规划策略 | 第42-45页 |
5.3.1 相地选址 | 第42-43页 |
5.3.2 土地利用与布局 | 第43-44页 |
5.3.3 景观规划策略 | 第44-45页 |
5.4 田园休闲养老环境景观设计内容 | 第45-52页 |
5.4.1 老年居住空间 | 第45页 |
5.4.2 户外活动空间 | 第45-48页 |
5.4.3 交通组织 | 第48-49页 |
5.4.4 绿地景观 | 第49-52页 |
5.5 田园休闲养老环境配套服务设施 | 第52-54页 |
5.5.1 适老化景观设施 | 第52页 |
5.5.2 康复性景观设施 | 第52-54页 |
6 登封唐庄田园式休闲养老基地规划设计 | 第54-68页 |
6.1 建设背景与现状分析 | 第54-56页 |
6.1.1 项目背景 | 第54页 |
6.1.2 历史人文要素 | 第54-55页 |
6.1.3 周边旅游资源 | 第55页 |
6.1.4 场地现状分析 | 第55-56页 |
6.2 土地利用 | 第56页 |
6.3 概念构思与总体布局 | 第56-59页 |
6.3.1 项目定位与规划目标 | 第56页 |
6.3.2 设计原则 | 第56-57页 |
6.3.3 规划理念 | 第57页 |
6.3.4 总体布局 | 第57-59页 |
6.4 分区景观规划设计 | 第59-65页 |
6.4.1 入口景观区 | 第59页 |
6.4.2 乐养园区 | 第59-61页 |
6.4.3 田园养老区 | 第61-62页 |
6.4.4 禅意养生区 | 第62-63页 |
6.4.5 中医药文化养生区 | 第63页 |
6.4.6 山林休闲区 | 第63-65页 |
6.5 专项景观设计 | 第65-68页 |
6.5.1 交通设计 | 第65-66页 |
6.5.2 种植设计 | 第66-6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7.1 结论 | 第68-69页 |
7.2 讨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英文摘要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