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理念下的南京市高淳区牡丹产业园规划设计
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2 概念解析与相关理论研究分析 | 第12-18页 |
2.1 概念解析 | 第12-15页 |
2.1.1 慢城理念 | 第12-14页 |
2.1.2 产业园的定义 | 第14页 |
2.1.3 休闲农业 | 第14页 |
2.1.4 牡丹产业优势 | 第14-15页 |
2.2 相关理论研究分析 | 第15-17页 |
2.2.1 绿色产业 | 第15-16页 |
2.2.2 产业生态学 | 第16页 |
2.2.3 生态产业园 | 第16页 |
2.2.4 循环经济 | 第16-17页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7页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3 牡丹产业园及“慢景观”规划策略 | 第18-24页 |
3.1 牡丹产业园规划策略 | 第18页 |
3.1.1 突出地方特色 | 第18页 |
3.1.2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 | 第18页 |
3.2 “慢景观”规划策略 | 第18-24页 |
3.2.1 以人为本 | 第18-19页 |
3.2.2 创建慢行交通网络 | 第19-20页 |
3.2.3 创建多元的外部空间 | 第20-21页 |
3.2.4 创造宜人的停留空间 | 第21-24页 |
4 相关案例研究分析 | 第24-27页 |
4.1 马来西亚农业公园 | 第24页 |
4.2 通城凤凰山高效农林生态产业园 | 第24-25页 |
4.3 明光大兴盛和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园 | 第25-27页 |
5 牡丹产业园总体规划 | 第27-58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27-33页 |
5.1.1 项目背景 | 第27-28页 |
5.1.2 项目区位 | 第28-30页 |
5.1.3 白牡丹 | 第30页 |
5.1.4 基地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5.1.5 SWOT分析 | 第31-33页 |
5.2 规划原则 | 第33-34页 |
5.2.1 重视生态化,兼顾现代化 | 第33页 |
5.2.2 体现文化,产游共融 | 第33页 |
5.2.3 油用观赏结合,单作套种相融 | 第33-34页 |
5.3 设计理念及构思 | 第34-35页 |
5.3.1 设计理念 | 第34页 |
5.3.2 设计构思 | 第34-35页 |
5.4 总体规划 | 第35-46页 |
5.4.1 总体规划布局 | 第35-36页 |
5.4.2 景观主题分区 | 第36-40页 |
5.4.3 总体布局结构规划 | 第40-41页 |
5.4.4 分期规划 | 第41页 |
5.4.5 主要景点 | 第41-46页 |
5.5 专项设计 | 第46-57页 |
5.5.1 竖向设计 | 第46页 |
5.5.2 雨水回收利用 | 第46-47页 |
5.5.3 可再生能源 | 第47页 |
5.5.4 道路系统规划 | 第47-49页 |
5.5.5 电力系统 | 第49-51页 |
5.5.6 给水排水系统 | 第51页 |
5.5.7 服务设施 | 第51-54页 |
5.5.8 种植设计 | 第54-57页 |
5.6 经济技术指标 | 第57-58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ABSTRACT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