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高校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导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2 理论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1 民办高校定义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2.3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 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1.3.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第11-12页 |
1.3.2 教育市场化理论 | 第12-13页 |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 | 第13-14页 |
2 我国民办高校融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4-19页 |
2.1 民办高校融资的发展历程 | 第14-17页 |
2.1.1 以学养学,滚动式发展阶段 | 第14-15页 |
2.1.2 校企结合,注入式发展阶段 | 第15-17页 |
2.1.3 新兴融资阶段 | 第17页 |
2.2 民办高校当前主要的融资方式 | 第17-19页 |
2.2.1 学费收入 | 第17-18页 |
2.2.2 企业投资 | 第18页 |
2.2.3 银行贷款 | 第18页 |
2.2.4 政府资助 | 第18页 |
2.2.5 校办产业 | 第18-19页 |
3 民办高校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9-23页 |
3.1 民办高校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3.1.1 融资渠道单一,以学费收入为主 | 第19-20页 |
3.1.2 政府财政补助不足 | 第20页 |
3.1.3 社会捐赠缺乏 | 第20页 |
3.1.4 自身融资能力较低 | 第20-21页 |
3.2 融资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1-22页 |
3.2.1 相关法律、法规滞后 | 第21页 |
3.2.2 产权界定不清 | 第21-22页 |
3.2.3 办学定位存在问题 | 第22页 |
3.3 融资问题造成的影响 | 第22-23页 |
3.3.1 融资困难造成生存危机 | 第22页 |
3.3.2 资金来源不稳定使财务风险增大 | 第22页 |
3.3.3 影响教育公平 | 第22-23页 |
4 国外私立大学融资方式分析 | 第23-29页 |
4.1 美国私立高校的融资渠道 | 第23-26页 |
4.1.1 学费收入 | 第23-24页 |
4.1.2 社会和私人的捐赠 | 第24页 |
4.1.3 政府的财政补贴 | 第24-25页 |
4.1.4 学校创收 | 第25-26页 |
4.2 日本私立高校的融资渠道 | 第26-27页 |
4.2.1 学费收入 | 第26页 |
4.2.2 中央政府财政补助 | 第26-27页 |
4.2.3 社会捐赠 | 第27页 |
4.2.4 服务收入 | 第27页 |
4.2.5 科学研究收入 | 第27页 |
4.3 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启示 | 第27-29页 |
4.3.1 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 第27-28页 |
4.3.2 引进募捐机制 | 第28页 |
4.3.3 重视科研,开展和重视内源融资 | 第28-29页 |
5 解决我国民办高校融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第29-34页 |
5.1 明晰民办高校产权 | 第29页 |
5.2 加大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 | 第29-30页 |
5.2.1 完善政府资助体系 | 第29-30页 |
5.2.2 鼓励社会捐赠,完善税收减免政策 | 第30页 |
5.3 优化民办高校融资法律环境 | 第30-31页 |
5.4 优化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推进职业化转型 | 第31页 |
5.5 开拓多元化融资途径 | 第31-34页 |
5.5.1 资产证券化 | 第31页 |
5.5.2 BOT模式 | 第31-32页 |
5.5.3 教育债券 | 第32页 |
5.5.4 教育彩票 | 第32页 |
5.5.5 教育股份制 | 第32-33页 |
5.5.6 融资租赁 | 第33页 |
5.5.7 并购重组 | 第33页 |
5.5.8 PPP模式 | 第33-34页 |
6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