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烟草病虫害论文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对烟草花叶病毒抑制作用的初步探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9页
    1.1 烟草花叶病毒第10-19页
        1.1.1 烟草花叶病毒的发现第10页
        1.1.2 烟草花叶病毒危害第10-11页
        1.1.3 烟草花叶病毒研究进展第11-18页
            1.1.3.1 烟草花叶病毒病害特征第11页
            1.1.3.2 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粒体形态及其基本特征第11-14页
            1.1.3.3 烟草花叶病毒基因组及其产物第14页
            1.1.3.4 烟草花叶病毒株系划分第14-15页
            1.1.3.5 烟草花叶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寄主范围第15页
            1.1.3.6 烟草花叶病毒的移动途径第15-18页
        1.1.4 烟草花叶病毒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第18-19页
    1.2 抗病诱导相关物质研究进展第19-22页
        1.2.0 植物诱导抗病性第19-20页
        1.2.1 生物源抗病诱导物第20-21页
            1.2.1.1 寡糖类第20页
            1.2.1.2 蛋白类第20-21页
            1.2.1.3 微生物抗病诱导物第21页
        1.2.2 非生物源抗病诱导物第21-22页
    1.3 抗病毒物质作用机理第22-24页
        1.3.1 抑制病毒的侵染第22页
        1.3.2 抑制病毒的增殖第22-23页
        1.3.3 降低病毒的移动速率第23页
        1.3.4 诱导植株产生抗性第23-24页
        1.3.5 诱导植物产生相关病程相关蛋白第24页
    1.4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诱导作物抗病第24-25页
        1.4.1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及其应用第24-25页
    1.5 本研究实验材料选取的依据、目的和意义第25-29页
        1.5.1 实验材料第25-28页
            1.5.1.1 心叶烟第25-26页
            1.5.1.2 本氏烟第26页
            1.5.1.3 TMV侵染性克隆第26-28页
        1.5.2 研究目的第28页
        1.5.3 研究意义第28-29页
第二章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诱导心叶烟抵制烟草花叶病毒作用的初步探究第29-4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9-33页
        2.1.1 材料第29页
            2.1.1.1 供试烟草及病毒第29页
            2.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9页
        2.1.2 方法第29-33页
            2.1.2.1 烟草花叶病毒的提纯第29-30页
            2.1.2.2 提纯病毒纯度和浓度的检测第30-32页
            2.1.2.3 DMP对心叶烟的诱导抗性第32-33页
            2.1.2.4 DMP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第33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3-39页
        2.2.1 TMV的提纯与检测第33-34页
        2.2.2 DMP对心叶烟的系统诱导抗性第34-37页
            2.2.2.1 预防实验第34-36页
            2.2.2.2 治疗实验第36-37页
        2.2.3 DMP对心叶烟的局部诱导抗性第37-38页
        2.2.4 DMP对TMV的钝化作用第38-39页
    2.3 讨论第39-40页
第三章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诱导本氏烟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的初步探讨第40-7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0-49页
        3.1.1 材料第40-41页
            3.1.1.1 供试材料第40页
            3.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0-41页
        3.1.2 方法第41-49页
            3.1.2.1 质粒测序和引物设计第41-44页
            3.1.2.2 烟草花叶病毒农杆菌侵染性克隆侵染液的制备第44页
            3.1.2.3 烟草花叶病毒在本氏烟中的移动方向模式探究第44-49页
            3.1.2.4 DMP对本氏烟中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第49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9-69页
        3.2.1 质粒提取第49页
        3.2.2 总RNA提取及检测第49-50页
        3.2.3 cp基因和gfp基因的引物序列第50页
        3.2.4 接种植株绿色荧光的移动第50-57页
        3.2.5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TMV侵染性克隆在本氏烟中的移动方向第57-62页
        3.2.6 构建侵染性克隆模拟TMV病毒在烟草中移动的模式图第62-64页
        3.2.7 利用荧光观察研究DMP对TMV侵染性克隆增殖和移动的抑制作用第64-69页
    3.3 讨论第69-71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2页
    4.1 结论第71页
    4.2 展望第71-72页
附录第72-75页
参考文献第75-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取向
下一篇:我国民办高校融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