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采区二次掘进巷道围岩控制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1-21页 |
| 1.2.1 破碎围岩控制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锚杆支护理论现状 | 第13-21页 |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21页 |
| 1.4 研究路线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旧采区概况及锚固稳定性分析 | 第23-43页 |
| 2.1 地质概括 | 第23-28页 |
| 2.1.1 矿井概况 | 第23页 |
| 2.1.2 旧采区地质情况 | 第23-25页 |
| 2.1.3 旧采区岩石力学参数 | 第25-28页 |
| 2.2 旧采区煤层及巷道赋存状况分析 | 第28-34页 |
| 2.2.1 旧采区采煤方法 | 第28-29页 |
| 2.2.2 旧采区煤层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 2.2.3 旧采区顶板稳定性分析 | 第30-33页 |
| 2.2.4 旧采区巷道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 2.3 旧采区巷道围岩加固及支护技术方案 | 第34-36页 |
| 2.4 锚固稳定性分析 | 第36-43页 |
| 2.4.1 锚固体失稳机理分析 | 第36页 |
| 2.4.2 锚杆支护稳定性分析 | 第36-40页 |
| 2.4.3 锚索支护稳定性分析 | 第40-43页 |
| 第三章 旧采区二次掘进穿越空巷数值模拟 | 第43-57页 |
| 3.1 正交模拟方案设计介绍 | 第43-46页 |
| 3.2 RFPA-2D 模拟软件介绍 | 第46-47页 |
| 3.3 旧采区二次掘进穿越空巷数值模拟 | 第47-55页 |
| 3.3.1 旧采区二次掘进穿越空区数值模拟方案 | 第47-49页 |
| 3.3.2 无支护下数值模拟 | 第49-50页 |
| 3.3.3 不同支护方案数值模拟对比 | 第50-5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旧采区二次掘进穿越空区数值模拟 | 第57-73页 |
| 4.1 旧采区二次掘进穿越空区数值模拟方案 | 第57-60页 |
| 4.2 无支护下数值模拟 | 第60-61页 |
| 4.3 不同支护方案数值模拟对比 | 第61-7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五章 旧采区二次掘进穿越冒落区数值模拟 | 第73-83页 |
| 5.1 旧采区二次掘进穿越冒落区数值模拟方案 | 第73-75页 |
| 5.2 无支护下数值模拟 | 第75-76页 |
| 5.3 不同支护方案数值模拟对比 | 第76-8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6.1 结论 | 第83-84页 |
| 6.2 展望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