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存与公羊学思想探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庄存与公羊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1-18页 |
(一)历史背景 | 第12-13页 |
1.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社会矛盾日趋复杂 | 第12页 |
2.农民与地主阶级矛盾尖锐化,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 第12-13页 |
(二)思想文化背景 | 第13-14页 |
(三)庄存与公羊学思想的直接思想来源 | 第14-18页 |
二、庄存与公羊学思想的内容 | 第18-36页 |
(一)张三世说 | 第18-20页 |
(二)通三统说 | 第20-23页 |
(三)大一统说 | 第23-27页 |
(四)夷夏之辨说 | 第27-30页 |
(五)阴阳灾异说 | 第30-36页 |
三、庄存与公羊学的治学方法 | 第36-43页 |
(一)以六经为宗,不拘汉宋 | 第36-39页 |
(二)专明微言大义,以求致用 | 第39-43页 |
1.“微言大义”说 | 第39-40页 |
2.重义理以致用 | 第40-43页 |
四、庄存与公羊学思想的评价 | 第43-47页 |
(一)庄存与公羊学思想的定位 | 第43页 |
(二)庄存与公羊学思想的历史局限 | 第43-44页 |
(三)庄存与公羊学思想对清代学术的影响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