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6页 |
| 1.1.1 LTE与LTE-A | 第12-14页 |
| 1.1.2 LTE-A中的关键技术 | 第14-16页 |
| 1.2 研究现状与目标 | 第16-17页 |
| 1.2.1 LTE-A接收机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2.2 LTE-A接收机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17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LTE-A系统物理层简介 | 第20-30页 |
| 2.1 物理层概要 | 第20-26页 |
| 2.1.1 LTE-A物理层结构 | 第21-23页 |
| 2.1.2 信号处理流程 | 第23-26页 |
| 2.2 物理层关键技术 | 第26-28页 |
| 2.2.1 OFDM | 第26-27页 |
| 2.2.2 MIMO | 第27-28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LTE-A下行传输策略设计 | 第30-50页 |
| 3.1 主要传输方式 | 第30-38页 |
| 3.1.1 循环延时分集(CDD) | 第30-32页 |
| 3.1.2 天线切换分集 | 第32-33页 |
| 3.1.3 空间复用传输 | 第33-34页 |
| 3.1.4 预编码 | 第34-37页 |
| 3.1.5 波束赋形 | 第37-38页 |
| 3.2 信道估计 | 第38-43页 |
| 3.2.1 信道估计简介 | 第38-40页 |
| 3.2.2 信道估计算法 | 第40-43页 |
| 3.3 MU-MIMO中的预编码 | 第43-48页 |
| 3.3.1 链路自适应技术 | 第43-44页 |
| 3.3.2 单流传输预编码干扰抑制 | 第44-47页 |
| 3.3.3 预编码干扰抑制的推广 | 第47页 |
| 3.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7-4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LTE-A下行多用户接收机设计 | 第50-62页 |
| 4.1 LTE-A下行多用户多入多出系统模型 | 第50-52页 |
| 4.2 下行MU-MIMO接收机 | 第52-57页 |
| 4.2.1 忽略干扰的接收策略 | 第53页 |
| 4.2.2 干扰抵消合并(IRC)接收机 | 第53页 |
| 4.2.3 基于TLS的最大似然(TLS-ML)接收机 | 第53-57页 |
| 4.3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 4.3.1 偏移值仿真 | 第57-58页 |
| 4.3.2 接收机性能仿真与评估 | 第58-6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2页 |
| 5.2 下一步的工作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附录 缩略语 | 第66-70页 |
| 致谢 | 第70-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