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黄龙玉(黄蜡石)品种、雕刻实践及工艺评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前言 | 第12-16页 |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5-16页 |
2 云南黄龙玉(黄蜡石)概述 | 第16-25页 |
·云南黄龙玉(黄蜡石)的基本性质 | 第16-18页 |
·黄龙玉(黄蜡石)的成因 | 第18-19页 |
·黄龙玉与黄蜡石的区别 | 第19页 |
·黄龙玉(黄蜡石)的发展历程 | 第19-25页 |
·黄蜡石与黄龙玉的渊源 | 第20-21页 |
·黄龙玉的定名 | 第21-22页 |
·黄龙玉的市场传奇 | 第22-23页 |
·黄龙玉的石玉之争 | 第23-25页 |
3 玉器的加工与玉雕工艺评估 | 第25-37页 |
·当代玉雕工艺概述 | 第25-26页 |
·因料施艺 | 第25-26页 |
·化瑕为瑜 | 第26页 |
·当代玉雕加工工艺分类与评价 | 第26-28页 |
·首饰镶嵌用料及佩戴类玉器首饰制作工艺 | 第26-27页 |
·玉雕手把件雕刻工艺 | 第27页 |
·玉雕山子摆件制作工艺 | 第27页 |
·玉雕人物制作工艺 | 第27-28页 |
·玉雕花鸟制作工艺 | 第28页 |
·玉雕器皿制作工艺 | 第28页 |
·现代玉雕工艺等级及评价标准 | 第28-31页 |
·玉雕人物的工艺评价标准 | 第28-29页 |
·玉雕器皿的工艺评价标准 | 第29页 |
·玉雕兽类的工艺评价标准 | 第29-30页 |
·玉雕鸟类的工艺评价标准 | 第30页 |
·玉雕花卉的工艺评价标准 | 第30页 |
·玉雕山子的工艺评价标准 | 第30-31页 |
·评估玉雕价值的要素 | 第31-34页 |
·材料价值 | 第31-32页 |
·工艺价值 | 第32页 |
·艺术价值 | 第32-33页 |
·人文价值 | 第33页 |
·历史价值 | 第33页 |
·配件及附件的价值 | 第33-34页 |
·玉雕评估方法 | 第34-36页 |
·成本法 | 第34-35页 |
·市场比较法 | 第35页 |
·收益法 | 第35-36页 |
·玉雕玉器的评估报告 | 第36-37页 |
·玉雕玉器的描述性鉴定 | 第36页 |
·玉石材料的利用性鉴定 | 第36-37页 |
4 黄龙玉的品种分类与加工特点 | 第37-43页 |
·按产状分类 | 第37-39页 |
·按色彩分类 | 第39-40页 |
·按纹饰分类 | 第40-41页 |
·按矿石结构类型分类 | 第41页 |
·按质地和透明度分类 | 第41-43页 |
5 黄龙玉雕刻加工流程 | 第43-47页 |
·黄龙玉雕刻步骤 | 第43-45页 |
·开料和原石处理 | 第43页 |
·题材设计 | 第43-44页 |
·雕琢加工 | 第44页 |
·抛光 | 第44页 |
·后期优化处理 | 第44-45页 |
·配件装饰 | 第45页 |
·黄龙玉雕刻流派、技巧特点与评价 | 第45-47页 |
·河南玉雕工艺 | 第45页 |
·福建玉雕工艺 | 第45-46页 |
·广州玉雕工艺 | 第46页 |
·我国黄龙玉雕刻产业基地简介 | 第46-47页 |
6黄龙玉玉雕工艺实践与评价 | 第47-57页 |
·分析原料 | 第47-48页 |
·题材设计 | 第48-50页 |
·雕琢加工 | 第50-55页 |
·线雕 | 第50-51页 |
·浮雕 | 第51-53页 |
·镂空雕 | 第53-54页 |
·立体圆雕 | 第54-55页 |
·抛光 | 第55-56页 |
·后期优化处理 | 第56页 |
·配件装饰 | 第56-57页 |
7 不同品种黄龙玉雕刻实践与对比 | 第57-63页 |
·水料石 | 第57-58页 |
·籽料石 | 第57-58页 |
·山料石 | 第58-60页 |
·草皮坑石 | 第58页 |
·鸡窝坑石 | 第58-60页 |
·单色类 | 第60页 |
·混色类 | 第60-61页 |
·间色类 | 第61页 |
·俏色类 | 第61-62页 |
·黄龙玉雕刻与翡翠雕刻的实践对比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