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创新与不足 | 第13-16页 |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3-14页 |
二、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展的演变 | 第16-29页 |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 | 第16-23页 |
一、货币政策严重压制时期 | 第16页 |
二、国家直接调控时期 | 第16-18页 |
三、调控转变时期 | 第18-20页 |
四、间接调控时期 | 第20-22页 |
五、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下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发展 | 第23-27页 |
一、美国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 | 第23-25页 |
二、英国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 | 第25-26页 |
三、日本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国外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现状 | 第29-35页 |
第一节 双轨制下的利率传导机制 | 第29-31页 |
第二节 管制利率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制约 | 第31-33页 |
一、对利率机制的制约 | 第31页 |
二、对微观主体的制约 | 第31-32页 |
三、对银行系统的限制 | 第32页 |
四、对股市的限制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市场利率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促进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35-46页 |
第一节 变量指标的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35-37页 |
一、数据说明 | 第35页 |
二、变量指标的选取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数据处理与检验 | 第37-45页 |
一、数据处理 | 第37页 |
二、数据检验 | 第37-45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6-50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6页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46-50页 |
一、培育和完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 第46-47页 |
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 第47页 |
三、完善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第47页 |
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 第47-48页 |
五、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