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工业区规划、商业区规划论文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5-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1.1 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第15-16页
        1.1.2 创意产业园的积极建设第16页
        1.1.3 符号学在国内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第16-17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1.2.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2.2 研究意义第18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 主要概念界定第19-20页
        1.4.1 符号学第19-20页
        1.4.2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第20页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0-24页
        1.5.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0-22页
        1.5.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22-24页
        1.5.3 文献总结第24页
    1.6 研究框架第24-27页
第2章 符号学与改造型创意产业园概述第27-41页
    2.1 符号学的相关概念解析第27-30页
        2.1.1 符号的概念第27-28页
        2.1.2 符号的作用第28-29页
        2.1.3 现代符号学理论体系第29-30页
    2.2 建筑符号学理论解析第30-36页
        2.2.1 符构学:建筑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第31-32页
        2.2.2 符义学:建筑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第32-34页
        2.2.3 符用学:建筑符号与认知主体的关系第34-36页
    2.3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相关概念解析第36-39页
        2.3.1 创意产业的概念及特点第36-37页
        2.3.2 创意阶层的概念及特征第37页
        2.3.3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SWOT分析第37-39页
        2.3.4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设计中符号学的引入第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3章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的符号学解读第41-63页
    3.1 符构学—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第41-52页
        3.1.1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的表层结构第41-47页
        3.1.2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的深层结构第47-52页
    3.2 符义学—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第52-59页
        3.2.1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符号的分类第52-56页
        3.2.2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符号的意义第56-59页
    3.3 符用学—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符号与认知主体的关系第59-62页
        3.3.1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符号的传达过程第60-61页
        3.3.2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符号的诠释层次第61-62页
        3.3.3 影响诠释的因素第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的符号学创作第63-81页
    4.1 符构层面上的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创作第63-73页
        4.1.1 拼贴第63-65页
        4.1.2 重复第65-68页
        4.1.3 残留第68-69页
        4.1.4 解构第69-70页
        4.1.5 引借第70-73页
    4.2 符义层面上的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创作第73-76页
        4.2.1 表现第73-74页
        4.2.2 象征第74-76页
    4.3 符用层面上的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创作第76-78页
        4.3.1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的解释与创作第76-77页
        4.3.2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的语境与创作第77-78页
    4.4 符号学在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第78-79页
        4.4.1 功能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第78页
        4.4.2 普遍性与内涵性相调适第78页
        4.4.3 地域性与个性化相平衡第78-79页
    4.5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5章 应用实践——面向创意产业的南京万古27库改造第81-97页
    5.1 语境解读第81-83页
        5.1.1 项目概况第81页
        5.1.2 现状语境第81页
        5.1.3 区位语境第81-83页
        5.1.4 规划语境第83页
    5.2 创作设计第83-92页
        5.2.1 门户建筑——1 号、2 号楼改造第83-86页
        5.2.2 典型建筑——3 号、4 号、5 号楼改造第86-88页
        5.2.3 主体建筑——7 号楼改造第88-90页
        5.2.4 园区环境的整合第90-92页
    5.3 使用后评价(POE)分析第92-95页
        5.3.1 POE定义第92页
        5.3.2 POE与符用学第92页
        5.3.3 POE分析第92-95页
    5.4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6章 结论第97-99页
    6.1 主要结论第97页
        6.1.1 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中存在多种符号学创作手法第97页
        6.1.2 符号学理论为改造型创意产业园建筑的创作提供新的思路第97页
    6.2 创新点第97-98页
    6.3 后续研究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2页
附录A 不同地区改造型创意产业园调研资料第102-108页
附录B 调查问卷第108-110页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壳式换热器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下一篇:我国绿色建筑高成本的回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