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9-20页 |
1. 绪论 | 第20-38页 |
1.1 钛的基本特性 | 第21-22页 |
1.2 钛合金的合金化及分类 | 第22-28页 |
1.2.1 合金化元素 | 第22-23页 |
1.2.2 钛合金分类 | 第23-25页 |
1.2.3 α+β型钛合金 | 第25-28页 |
1.2.4 热变形基本理论 | 第28页 |
1.3 医用钛合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8-30页 |
1.4 医用钛合金存在的问题 | 第30页 |
1.5 医用钛合金的生物功能化 | 第30-32页 |
1.6 植入用钛合金引发的细菌感染 | 第32-34页 |
1.7 抗菌金属材料概述 | 第34-36页 |
1.7.1 抗菌金属的特点 | 第34页 |
1.7.2 抗菌金属的原理 | 第34页 |
1.7.3 抗菌金属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 第34-36页 |
1.8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36-38页 |
1.8.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36页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38-5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8-51页 |
2.2.1 金相显微组织观察 | 第38-39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能谱分析 | 第39页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39页 |
2.2.4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9页 |
2.2.5 硬度测试 | 第39页 |
2.2.6 拉伸性能测试 | 第39页 |
2.2.7 细菌培养 | 第39-40页 |
2.2.8 覆膜法 | 第40页 |
2.2.9 细菌生物膜观察 | 第40页 |
2.2.10 细菌活死染色 | 第40-41页 |
2.2.11 细菌蛋白质及还原糖的渗漏检测 | 第41页 |
2.2.12 ROS测定 | 第41页 |
2.2.13 呼吸链脱氢酶活性 | 第41页 |
2.2.14 过氧化氢酶活性 | 第41-42页 |
2.2.15 谷胱甘肽测定 | 第42页 |
2.2.16 脂质过氧化物测定 | 第42页 |
2.2.17 基因组完整性测定 | 第42页 |
2.2.18 EMA-PCR试验 | 第42-43页 |
2.2.19 DAPI染色观察细菌 | 第43页 |
2.2.20 细胞选取及培养 | 第43页 |
2.2.21 DAPI染色观察细胞 | 第43-44页 |
2.2.22 SEM细胞形貌观察 | 第44页 |
2.2.23 钙黄绿素染色 | 第44页 |
2.2.24 MTT | 第44-45页 |
2.2.25 细胞骨架 | 第45-46页 |
2.2.26 乳酸脱氢酶试验 | 第46页 |
2.2.27 细胞凋亡 | 第46-47页 |
2.2.28 血液相容性 | 第47页 |
2.2.29 血小板粘附 | 第47页 |
2.2.30 电化学测试 | 第47-48页 |
2.2.31 钛合金相变点的测定 | 第48-49页 |
2.2.32 铜离子释放测定 | 第49页 |
2.2.33 生物学铜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作用 | 第49页 |
2.2.34 蛋白粘附 | 第49页 |
2.2.35 碱性磷酸酶(ALP)测定 | 第49-50页 |
2.2.36 茜素红染色 | 第50页 |
2.2.37 统计学分析 | 第50-51页 |
3 Ti-6Al-4V-xCu合金中Cu添加量的确定 | 第51-56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3.5 本章结论 | 第55-56页 |
4. Ti-6Al-4V-5Cu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热处理制度研究 | 第56-84页 |
4.1 引言 | 第56-58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82页 |
4.4.1 Ti-6Al-4V-5Cu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 第59-72页 |
4.4.2 热处理对Ti-6Al-4V-5Cu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72-82页 |
4.5 本章结论 | 第82-84页 |
5. Ti-6Al-4V-5Cu合金的显微组织与Cu~(2+)溶出关系 | 第84-92页 |
5.1 引言 | 第84页 |
5.2 实验材料 | 第84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84页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4-91页 |
5.4.1 Ti-6Al-4V-5Cu合金的显微组织 | 第84-85页 |
5.4.2 Ti-6Al-4V-5Cu合金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85-86页 |
5.4.3 Ti-6Al-4V-5Cu合金的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 | 第86-88页 |
5.4.4 Ti-6Al-4V-5Cu合金的透射电镜观察 | 第88页 |
5.4.5 Ti-6Al-4V-5Cu合金的Cu离子溶出 | 第88-90页 |
5.4.6 Ti-6Al-4V-5Cu合金的离子溶出差异性分析 | 第90-91页 |
5.5 本章结论 | 第91-92页 |
6. Ti-6Al-4V-5Cu合金的抗菌性能及其机理分析 | 第92-108页 |
6.1 引言 | 第92页 |
6.2 实验材料 | 第92页 |
6.3 实验方法 | 第92-93页 |
6.4 统计学分析 | 第93页 |
6.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3-106页 |
6.5.1 DAPI染色 | 第93页 |
6.5.2 活死染色 | 第93-94页 |
6.5.3 生物学铜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浓度测定 | 第94-96页 |
6.5.4 细菌中蛋白质及还原糖的检验 | 第96-97页 |
6.5.5 细菌中ROS产物 | 第97-98页 |
6.5.6 细菌氧化应激指标 | 第98-99页 |
6.5.7 细菌基因表达 | 第99-101页 |
6.5.8 Ti-6Al-4V-5Cu合金对大肠杆菌的作用 | 第101-102页 |
6.5.9 抗菌机理分析 | 第102-106页 |
6.6 本章结论 | 第106-108页 |
7. Ti-6Al-4V-5Cu合金的体外细胞相容性及促成骨研究 | 第108-124页 |
7.1 引言 | 第108-109页 |
7.2 实验材料 | 第109页 |
7.3 实验方法 | 第109页 |
7.4 统计学分析 | 第109页 |
7.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9-120页 |
7.5.1 MCT3-E1细胞特征 | 第109-110页 |
7.5.2 细胞形态SEM观察 | 第110页 |
7.5.3 DAPI染色 | 第110-111页 |
7.5.4 细胞骨架 | 第111-112页 |
7.5.5 细胞增殖 | 第112-113页 |
7.5.6 乳酸脱氢酶 | 第113-114页 |
7.5.7 细胞凋亡 | 第114页 |
7.5.8 急性溶血实验 | 第114-116页 |
7.5.9 血小板粘附实验 | 第116页 |
7.5.10 蛋白粘附实验 | 第116-117页 |
7.5.11 碱性磷酸酶测定 | 第117-118页 |
7.5.12 茜素红染色 | 第118-120页 |
7.6 抗菌性能与细胞相容性的矛盾性讨论 | 第120-122页 |
7.7 本章结论 | 第122-124页 |
8. Ti-6Al-4V-5Cu合金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第124-131页 |
8.1 引言 | 第124页 |
8.2 实验材料 | 第124页 |
8.3 实验方法 | 第124页 |
8.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24-130页 |
8.4.1 Ti-6Al-4V-5Cu合金在0.9%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 第124-129页 |
8.4.2 Ti-6Al-4V-5Cu合金在Hank's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 第129-130页 |
8.5 本章结论 | 第130-131页 |
9. 结论与展望 | 第131-134页 |
9.1 结论 | 第131-132页 |
9.2 展望 | 第132-133页 |
9.3 创新点摘要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项目 | 第142-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作者简介 | 第14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