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2页 |
1.1 大环糊精概述 | 第10-12页 |
1.2 大环糊精的命名 | 第12-14页 |
1.3 大环糊精的制备和纯化 | 第14-23页 |
1.3.1 酶法制备 | 第15-21页 |
1.3.2 化学合成 | 第21-22页 |
1.3.3 大环糊精的纯化 | 第22-23页 |
1.4 大环糊精的结构 | 第23-28页 |
1.5 大环糊精的特性 | 第28-29页 |
1.6 大环糊精包含络合物的形成 | 第29页 |
1.7 大环糊精的应用 | 第29-31页 |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1-32页 |
第2章 麦芽糖转糖基酶产酶特性的研究 | 第32-40页 |
2.1 前言 | 第32页 |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2-33页 |
2.2.1 试剂 | 第32-33页 |
2.2.2 培养基 | 第33页 |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3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2.4.1 E.coli DH5a重组载体的提取 | 第33页 |
2.4.2 pET-DsbA-MalQ重组载体的鉴定 | 第33-34页 |
2.4.3 制备感受态细胞 | 第34页 |
2.4.4 pET-DsbA-MalQ载体的转化 | 第34-35页 |
2.4.5 酶活性质分析 | 第35页 |
2.4.6 酶活测定 | 第35页 |
2.4.7 酶活分析 | 第35-36页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2.5.1 重组载体pET-DsbA-MalQ的鉴定 | 第36-37页 |
2.5.2 还原糖标准曲线 | 第37页 |
2.5.3 蛋白质标准曲线 | 第37-38页 |
2.5.4 酶活测定 | 第38页 |
2.5.5 薄层色谱分析酶活 | 第38-39页 |
2.6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酶法制备大环糊精 | 第40-53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0页 |
3.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0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40-43页 |
3.4.1 大环糊精的制备 | 第41页 |
3.4.2 还原糖标准曲线 | 第41页 |
3.4.3 环化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 第41页 |
3.4.4 环化比例的测定 | 第41-42页 |
3.4.5 不同小分子添加量对转化率和环化比例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 结果与分析 | 第43-52页 |
3.5.1 乙醇、DMSO、CaCl_2对环糊精转化率的影响 | 第43-45页 |
3.5.2 乙醇、DMSO、CaCl_2对环糊精环化比例的影响 | 第45页 |
3.5.3 Box-benhnken分析复配乙醇、DMSO和CaCl_2对转化率和环化比例的影响 | 第45-52页 |
3.6 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DP16-20大环糊精的分离 | 第53-61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3页 |
4.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3页 |
4.4 实验方法 | 第53-55页 |
4.4.1 大环糊精的合成 | 第53-54页 |
4.4.2 大环糊精分离 | 第54-55页 |
4.4.3 大环糊精检测 | 第55页 |
4.5 结果与分析 | 第55-60页 |
4.5.1 大环糊精样品 | 第55页 |
4.5.2 大环糊精标准品HPLC分析 | 第55-56页 |
4.5.3 DP16-20大环糊精含量的测定 | 第56-57页 |
4.5.4 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层析分离效果检测 | 第57-58页 |
4.5.5 硅胶柱层析分离效果检测 | 第58-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与展望 | 第61页 |
5.2 创新点 | 第61-62页 |
5.3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附录A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74-76页 |
附录B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7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