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闪蒸干燥机分级轮动力学及静强度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的来源、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第12-14页 |
第2章 转子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26页 |
2.1 转子动力学分析理论 | 第14-17页 |
2.1.1 力学模型 | 第14-15页 |
2.1.2 临界转速 | 第15页 |
2.1.3 陀螺效应 | 第15-17页 |
2.3 动力学分析方程 | 第17-22页 |
2.3.1 振动微分方程 | 第17-19页 |
2.3.2 临界转速的计算 | 第19-22页 |
2.4 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 | 第22页 |
2.5 机械强度理论 | 第22-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分级轮转子系统的有限元分析 | 第26-64页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31页 |
3.1.1 轮轴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 第27-28页 |
3.1.2 轴承单元的建立 | 第28-29页 |
3.1.3 圆锥滚子轴承径向刚度的估算 | 第29-31页 |
3.2 使用ANSYS软件进行模态分析 | 第31-36页 |
3.2.1 模态分析 | 第31-32页 |
3.2.2 模态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3.3 转子系统结构参数对临界转速的影响分析 | 第36-40页 |
3.3.1 支承刚度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2 支承跨距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3 悬臂长度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4 转轮重量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 转子的谐响应分析 | 第40-41页 |
3.5 分级轮的瞬态不平衡响应分析 | 第41-42页 |
3.6 干燥室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42-56页 |
3.6.1 FLUENT简介 | 第42-43页 |
3.6.2 创建几何模型和网格模型 | 第43-44页 |
3.6.3 求解器的选取 | 第44-45页 |
3.6.4 湍流模型 | 第45页 |
3.6.5 DPM离散相模型 | 第45页 |
3.6.6 设置边界类型 | 第45-46页 |
3.6.7 热传递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3.6.8 离散相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3.6.9 压力场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3.7 旋转闪蒸干燥机分级轮的静强度计算 | 第56-62页 |
3.7.1 闪干机分级轮的热-结构耦合分析 | 第56-57页 |
3.7.2 ANSYS热分析 | 第57页 |
3.7.3 分级轮转轮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3.7.4 转轮的温度场分布 | 第58-59页 |
3.7.5 考虑耦合作用时转轮的应力分布 | 第59-62页 |
3.7.6 转轮强度的校核 | 第6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4章 分级轮结构的优化设计 | 第64-72页 |
4.1 ANSYS优化设计 | 第64页 |
4.2 工作转轮的优化分析 | 第64-70页 |
4.2.1 问题描述及优化模型 | 第64-66页 |
4.2.2 转轮的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66-70页 |
4.3 重新计算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 | 第70-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5.1 结论 | 第72-73页 |
5.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