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宁海县甬优12号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1 水稻超高产发展的意义和现状第11页
    1.2 国外超高产水稻研究概况第11-12页
        1.2.1 日本的“水稻超高产育种”第11页
        1.2.2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超级稻研究第11-12页
    1.3 我国高产水稻研究与发展历程第12-13页
    1.4 宁海县甬优12号高产现状与研究方向及意义第13页
    1.5 示范推广存在的问题第13-16页
        1.5.1 社会服务不全,种粮农户农业技术含量低第13-14页
        1.5.2 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农田质量下降第14页
        1.5.3 承包关系不稳第14-16页
第二章 超高产水稻品种的适应性比较研究第16-22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6-1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18-21页
        2.3.1 不同品种的群体结构和经济性状表现第18-19页
        2.3.2 不同水稻品种生育期表现第19页
        2.3.3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表现第19-20页
        2.3.4 不同水稻品种的适应性比较研究试验综合评价第20-21页
    2.4 结论第21-22页
第三章 甬优12号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第22-42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3.2.1 甬优12号不同播种期试验第22页
        3.2.2 甬优12号手插秧不同移栽密度试验第22-23页
        3.2.3 甬优12号不同机插密度试验第23页
        3.2.4 甬优12号不同机插秧龄试验第23-24页
        3.2.5 甬优12号不同氮肥试验及其水稻叶色研究第24-25页
        3.2.6 甬优12号超高产攻关示范第25-2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6-37页
        3.3.1 不同播种期对苗蘖、穗粒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第26-27页
        3.3.2 不同手插秧移栽密度对苗蘖、穗粒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第27-28页
        3.3.3 不同机插密度对苗蘖、穗粒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第28-30页
        3.3.4 不同机插秧龄对苗蘖、穗粒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第30-31页
        3.3.5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苗蘖、穗粒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第31-33页
        3.3.6 甬优12号叶色研究及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SSNM)的确定第33-36页
        3.3.7 甬优12号超高产攻关实绩第36-37页
    3.4 甬优12号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第37-42页
        3.4.1 产量与产量结构第37页
        3.4.2 育秧准备第37-38页
        3.4.3 育秧技术第38-39页
        3.4.4 移栽技术第39-40页
        3.4.5 栽后管理第40-42页
第四章 甬优12号超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第42-47页
    4.1 示范推广应用措施第42-45页
        4.1.1 加强宣传和指导,强化培训,促进种粮大户高产经验交流,全面推广高产品种第42页
        4.1.2 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地力提升项目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和地力水平第42-43页
        4.1.3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扩大土地流转面积第43-44页
        4.1.4 深化扶持合作组织建设,加快高产配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第44页
        4.1.5 以“双千”工程和水稻万亩片项目为抓手,全面推广甬优12号高产栽培技术第44页
        4.1.6 做好甬优12号高产示范方样板,激发农户勇夺高产的信心第44-45页
    4.2 示范推广取得的成果第45-47页
        4.2.1 面积持续扩大第45页
        4.2.2 产量稳步提升第45页
        4.2.3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第45-4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7-50页
    5.1 总结第47-48页
    5.2 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休闲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下一篇:烟粉虱—寄主植物—双生病毒互作及芥子油苷在三者互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