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车桥耦合系统振动分析及损伤识别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8-12页
        1.2.1 桥梁结构局部测试法研究现状第8页
        1.2.2 桥梁结构整体测试法研究现状第8-9页
        1.2.3 无模型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第9页
        1.2.4 有模型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第9-11页
        1.2.5 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2 车桥耦合模型基本理论第14-26页
    2.1 车辆动力学模型第14-18页
        2.1.1 车辆模型第14-16页
        2.1.2 车辆动力学方程第16-18页
    2.2 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第18-20页
    2.3 路面粗糙度模拟第20-22页
    2.4 车桥耦合振动方程第22-25页
        2.4.1 车辆部分矩阵第22-23页
        2.4.2 桥梁部分矩阵第23-24页
        2.4.3 车桥耦合矩阵第24页
        2.4.4 Newmark-β数值分析方法第24-25页
    2.5 小章总结第25-26页
3 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第26-32页
    3.1 建立列车过桥模型第26页
    3.2 桥梁损伤模型动力响应第26-31页
        3.2.1 损伤前后动态响应差别第26-29页
        3.2.2 损伤位置对跨中位移响应影响第29页
        3.2.3 梁桥跨径对跨中位移响应的影响第29-30页
        3.2.4 路面粗糙度对跨中位移响应的影响第30-31页
        3.2.5 车体行驶速度对跨中位移响应的影响第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4 基于灵敏度方程的桥梁损伤识别第32-40页
    4.1 灵敏度分析基本理论第32-35页
    4.2 参数正则化方法第35页
    4.3 基于桥梁测点动力响应的损伤识别第35-37页
    4.4 基于车辆测点动力响应的损伤识别第37-38页
    4.5 行驶速度对车辆响应识别损伤的影响第38页
    4.6 利用车桥过桥响应识别桥梁多处损伤第38-39页
    4.7 本章小结第39-40页
5 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理论的复杂桥梁损伤识别第40-52页
    5.1 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软件联合建模第40-43页
        5.1.1 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第40页
        5.1.2 车辆模型第40-42页
        5.1.3 桥梁模型第42页
        5.1.4 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软件联合仿真第42-43页
    5.2 基于李雅普诺夫指数的损伤识别第43-49页
        5.2.1 李雅普诺夫指数基本理论第43-44页
        5.2.2 桥梁同一损伤不同测点李雅普诺夫指数第44-45页
        5.2.3 桥梁单处损伤工况下的李雅普诺夫指数第45-46页
        5.2.4 桥梁多处损伤工况下的李雅普诺夫指数第46-49页
    5.3 车辆过桥响应李雅普诺夫指数第49-50页
    5.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结论第52页
    6.2 展望第52-54页
致谢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程结构考虑地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影响的地震响应分析
下一篇:Rootkit检测与反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