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重金属离子的危害 | 第10-12页 |
1.1.1 对新生儿的影响 | 第11页 |
1.1.2 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 第11页 |
1.1.3 对成年人健康的危害 | 第11-12页 |
1.1.4 细胞表达发生改变 | 第12页 |
1.2 常见的分离富集方法 | 第12-15页 |
1.2.1 液—液分散微萃取(DLLME) | 第13页 |
1.2.2 固相萃取(SPE) | 第13-14页 |
1.2.3 浊点萃取(CPE) | 第14页 |
1.2.4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 第14-15页 |
1.2.5 分散固相萃取(dSPE) | 第15页 |
1.2.6 填料微萃取(MEPS) | 第15页 |
1.3 氧化石墨烯 | 第15-17页 |
1.3.1 简介 | 第15-16页 |
1.3.2 性质和结构 | 第16页 |
1.3.3 吸附机制 | 第16-17页 |
1.3.4 毒性 | 第17页 |
1.4 磁固相萃取 | 第17-22页 |
1.4.1 磁固相萃取的原理 | 第18-19页 |
1.4.2 磁固相萃取的应用 | 第19-22页 |
1.5 本论文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2 磁性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磁性固相萃取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 第24-36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2.2.1 仪器和试剂 | 第25-27页 |
2.3 吸附剂的制备 | 第27-28页 |
2.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GO) | 第27页 |
2.3.2 Fe_3O_4/GO的制备 | 第27-28页 |
2.4 MSPE过程 | 第28页 |
2.5 结果和讨论 | 第28-33页 |
2.5.1 Fe_3O_4/GO的表征 | 第28-29页 |
2.5.2 MSPE过程的优化 | 第29-33页 |
2.6 分析性能研究 | 第33-35页 |
2.6.1 干扰离子 | 第33-34页 |
2.6.2 分析性能 | 第34页 |
2.6.3 吸附容量的研究 | 第34-35页 |
2.7 样品分析 | 第35-36页 |
3 Fe_3O_4@SiO_2@GO与原子荧光光谱仪联用测定水中痕量重金属的研究 | 第36-48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实验 | 第36-38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36-38页 |
3.3 材料的制备 | 第38-39页 |
3.3.1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Fe_3O_4 MNPs) | 第38页 |
3.3.2 Fe_3O_4@SiO_2@-NH_2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8页 |
3.3.3 磁性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的制备(MGO) | 第38-39页 |
3.4 MSPE过程 | 第39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3.5.1 材料红外光谱表征 | 第39-40页 |
3.5.2 磁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40-44页 |
3.6 吸附剂性能研究 | 第44-45页 |
3.6.1 干扰离子 | 第44-45页 |
3.6.2 分析性能研究 | 第45页 |
3.6.3 吸附容量的研究 | 第45页 |
3.7 实际样品检验 | 第45-48页 |
4 Fe_3O_4@SiO_2@Chitosan@GO纳米颗粒材料移除水样中的Pb(Ⅱ)和Cd(Ⅱ) | 第48-58页 |
4.1 引言 | 第48-4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49-50页 |
4.3 材料的制备 | 第50页 |
4.3.1 Fe_3O_4@SiO_2@Chitosan/GO材料(MSCG)的制备 | 第50页 |
4.4 MSPE过程 | 第50-51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4.5.1 材料的红外表征 | 第51页 |
4.5.2 吸附实验的条件优化 | 第51-55页 |
4.6 材料分析性能 | 第55-56页 |
4.6.1 干扰离子 | 第55页 |
4.6.2 分析性能研究 | 第55-56页 |
4.6.3 吸附容量的研究 | 第56页 |
4.7 材料以及方法的应用 | 第56-57页 |
4.8 小结 | 第57-58页 |
5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