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以延安市宝塔区城区中学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绪论第9-14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3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页
    (四)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3-14页
        1.研究目的第13-14页
        2.研究意义第14页
    (五)研究创新点第14页
二、课堂教学创新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4-18页
    (一)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含义第14-15页
        1.教育创新第14页
        2.教学创新第14-15页
        3.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第15页
    (二)课堂教学创新的特征第15-16页
    (三)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1.建构主义理论第16-17页
        2.创新教育理论第17页
        3.阿玛拜尔(Amabile)创造力理论第17页
        4.主体性教学理论第17-18页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创新现状分析第18-30页
    (一)初中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调查设计第18-24页
        1.初中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的调查目的第18页
        2.初中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现状调查样本的选择第18-19页
        3.初中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学生问卷调查设计第19-20页
        4.初中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教师和学校教学管理者访谈内容设计第20-21页
        5.初中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个案观察设计第21-24页
    (二)初中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调查结果分析第24-30页
        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24-27页
        2.教师访谈内容结果分析第27-29页
        3.学校管理者访谈结果分析第29-30页
四、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0-35页
    (一)初中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1.教师在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中的问题第30页
        2.学生在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中的问题第30页
        3.学校教学管理者在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二)教师在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33页
        1.思品教师课堂教学创新意识较低第31页
        2.教师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第31-32页
        3.思品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力度相对不足第32-33页
    (三)学生在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4页
        1.学生思品课学习热情较低第33页
        2.学生创新思维有待加强第33页
        3.学生缺乏良好习惯的养成第33-34页
    (四)学校管理者在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4-35页
        1.学校课堂教学创新政策不明确第34页
        2.学校管理者支持力度不够第34-35页
        3.学校课堂教学创新经费相对缺失第35页
五、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创新对策及案例第35-44页
    (一)积极培养教师创新意识第35-37页
        1.树立积极的教学创新意识第36页
        2.学校提供讲座和观摩课第36-37页
        3.请专家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创新第37页
    (二)落实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第37-38页
        1.树立新型师生观念第37-38页
        2.教师创生思品课教学资源第38页
        3.将课堂教学创新落实到常态课中第38页
    (三)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第38-39页
        1.知识的积累第38-39页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39页
    (四)学校对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力度的加强第39-40页
        1.学校明确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政策第39-40页
        2.举行课堂教学创新赛讲活动第40页
        3.学校对思品课课堂教学创新经费投入第40页
    (五)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创新案例第40-44页
结语第44-45页
注释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创新研究问卷调查——以延安市宝塔区城区中学为例第48-51页
    附录一:学生问卷调查第48-50页
    附录二:初中思品教师及学校教学管理者的访谈提纲第50-51页
后记第51-52页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贝特兰在中国抗战中的活动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国公民慈善意识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