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6-9页 |
第2章“毒驾”入刑的必要性分析 | 第9-15页 |
2.1“毒驾”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第9-12页 |
2.1.1“毒驾”对公共安全的危害 | 第9-11页 |
2.1.2“毒驾”与酒驾危害的比较 | 第11-12页 |
2.2“毒驾”非罪的理由不成立 | 第12-15页 |
2.2.1 简述“毒驾”不入刑的理由 | 第13页 |
2.2.2 从理论的角度评析“毒驾”非入刑的理由 | 第13-15页 |
第3章“毒驾”入刑的可行性探究 | 第15-25页 |
3.1“毒驾”入刑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3.1.1“毒驾”入刑满足风险社会理论 | 第15-18页 |
3.1.2“毒驾”入刑并不违反刑法的谦抑性 | 第18-19页 |
3.2“毒驾”入刑的实践依据 | 第19-25页 |
3.2.1 国外立法关于对“毒驾”行为认定操作的规制 | 第19-22页 |
3.2.2 对我国“毒驾”行为中毒品检测操作设想 | 第22-25页 |
第4章“毒驾”入刑的立法构想 | 第25-36页 |
4.1“毒驾”行为被刑法否定性评价的立法思路 | 第25-29页 |
4.1.1“毒驾”行为纳入刑法评价对象的立法选择 | 第25-28页 |
4.1.2“毒驾”行为在刑法典中的具体位置 | 第28-29页 |
4.2“毒驾”入刑之刑责设立 | 第29-36页 |
4.2.1“毒驾”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30-33页 |
4.2.2“毒驾”的刑罚配置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