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中“必需设施”的认定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必需设施基本问题综述 | 第9-16页 |
·最初的案例 | 第9-10页 |
·必需设施的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必需设施原则与拒绝交易的关系 | 第12-14页 |
·必需设施原则在反垄断法上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2章 必需设施认定中的两难困境 | 第16-23页 |
·激励创新与保护竞争 | 第16-18页 |
·经济的发展在于创新 | 第16页 |
·竞争机制是一种发现谁是最优者的机制 | 第16-17页 |
·激励创新与保护竞争的博弈 | 第17-18页 |
·私人所有权与社会整体利益 | 第18-20页 |
·私人所有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 第18页 |
·社会整体利益是经济法的基石 | 第18-19页 |
·私人所有权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博弈 | 第19-20页 |
·交易自由与市场秩序 | 第20-23页 |
·民法的三大原则之一——交易自由 | 第20页 |
·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市场秩序 | 第20页 |
·交易自由与市场秩序的博弈 | 第20-23页 |
第3章 必需设施认定中两个市场的划分 | 第23-30页 |
·划分两个市场的意义 | 第23页 |
·案例中的两个市场的划分 | 第23-26页 |
·1995年的Magill案 | 第24页 |
·1998年的Bronner案 | 第24-25页 |
·2004年的IMS案 | 第25-26页 |
·划分两个市场的深入探讨 | 第26-30页 |
·对上游市场的细分 | 第27页 |
·对下游市场的细分 | 第27-30页 |
第4章 必需设施不可或缺性的认定 | 第30-36页 |
·不可或缺性针对的对象 | 第30-32页 |
·不可或缺性针对的范围 | 第32-33页 |
·不可或缺性的认定 | 第33-36页 |
·A企业已进入乙市场 | 第34-35页 |
·A企业未进入乙市场 | 第35-36页 |
第5章 必需设施不可替代性的认定 | 第36-42页 |
·实际设施可替代性的认定 | 第37-39页 |
·潜在设施可替代性的认定 | 第39-42页 |
·自然屏障 | 第39-40页 |
·经济屏障 | 第40页 |
·技术屏障 | 第40-41页 |
·法律屏障 | 第41-42页 |
第6章 必需设施原则的适用 | 第42-49页 |
·必需设施原则的适用标准 | 第42-44页 |
·美国的MCI标准 | 第42-44页 |
·欧盟的Bronner标准 | 第44页 |
·合理拒绝理由的提出 | 第44-47页 |
·拒绝意图的考察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