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N、O配位的新型Schiff碱配体及其Zn(Ⅱ)、M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光谱性质及抗菌活性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3-24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肟类Schiff碱的合成路线第13-14页
    1.3 肟类Schiff碱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4 肟类Schiff碱的应用第16-19页
        1.4.1 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第16-17页
        1.4.2 在缓蚀剂方面的应用第17页
        1.4.3 在生物活性方面的应用第17-18页
        1.4.4 在光学材料方面的应用第18页
        1.4.5 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第18-19页
    1.5 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9-21页
        1.5.1 直接合成法第19页
        1.5.2 分步合成法第19页
        1.5.3 返滴反应法第19-20页
        1.5.4 高浓度稀释法第20页
        1.5.5 氧化还原法第20-21页
    1.6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2-24页
        1.7.1 研究内容第22页
        1.7.2 研究方法第22-24页
2 新型单肟配体HL~1与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光谱性质及抗菌活性的研究第24-34页
    2.1 实验部分第24-26页
        2.1.1 试剂第24页
        2.1.2 仪器及分析方法第24页
        2.1.3 配体HL~1的的合成第24-25页
        2.1.4 配合物1的单晶的培养第25页
        2.1.5 配合物1的晶体数据第25-26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6-33页
        2.2.1 元素分析第26页
        2.2.2 溶解性测试第26页
        2.2.3 红外光谱分析第26页
        2.2.4 紫外光谱分析第26-27页
        2.2.5 荧光光谱分析第27页
        2.2.6 配体HL~1对金属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第27-29页
        2.2.7 抑菌活性的分析第29页
        2.2.8 配合物1晶体结构分析第29-33页
    2.3 小结第33-34页
3 新型单肟配体HL~2与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光谱性质及抑菌活性的研究第34-43页
    3.1 实验部分第34-36页
        3.1.1 试剂第34页
        3.1.2 仪器及分析方法第34页
        3.1.3 配体HL~2的的合成第34-35页
        3.1.4 配合物2的单晶的培养第35页
        3.1.5 配合物2的晶体数据第35-36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6-42页
        3.2.1 元素分析第36页
        3.2.2 溶解性测试第36页
        3.2.3 紫外光谱分析第36-37页
        3.2.4 红外光谱分析第37页
        3.2.5 荧光光谱分析第37页
        3.2.6 抑菌活性的分析第37-38页
        3.2.7 晶体结构分析第38-42页
    3.3 小结第42-43页
4 新型单肟配体HL~3与M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光谱性质及抑菌活性的研究第43-52页
    4.1 实验部分第43-44页
        4.1.1 试剂第43页
        4.1.2 仪器及分析方法第43页
        4.1.3 配体HL~3的的合成第43页
        4.1.4 配合物3单晶的培养第43-44页
        4.1.5 配合物3的晶体数据第44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4-51页
        4.2.1 元素分析第44-45页
        4.2.2 溶解性测试第45页
        4.2.3 红外光谱分析第45页
        4.2.4 紫外光谱分析第45-46页
        4.2.5 荧光光谱分析第46页
        4.2.6 抑菌活性的分析第46-47页
        4.2.7 晶体结构分析第47-51页
    4.3 小结第51-52页
5 新型单肟配体HL~4与M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光谱性质及抑菌活性的研究第52-61页
    5.1 实验部分第52-54页
        5.1.1 试剂第52页
        5.1.2 仪器及分析方法第52页
        5.1.3 配体HL~4的的合成第52页
        5.1.4 配合物4单晶的培养第52-53页
        5.1.5 配合物4的晶体数据第53-54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4-60页
        5.2.1 元素分析第54页
        5.2.2 溶解性测试第54页
        5.2.3 红外光谱分析第54页
        5.2.4 紫外光谱分析第54-55页
        5.2.5 荧光光谱分析第55页
        5.2.6 抑菌活性的分析第55-56页
        5.2.7 晶体结构分析第56-60页
    5.3 小结第60-61页
6 新型单肟配体HL~5的合成、晶体结构、光谱性质及抑菌活性的研究第61-67页
    6.1 实验部分第61-62页
        6.1.1 试剂第61页
        6.1.2 仪器及分析方法第61页
        6.1.3 配体HL~5的的合成第61页
        6.1.4 配体HL~5单晶的培养第61-62页
        6.1.5 化合物5晶体数据第62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62-66页
        6.2.1 元素分析第62-63页
        6.2.2 溶解性测试第63页
        6.2.3 红外光谱分析第63页
        6.2.4 紫外光谱分析第63-64页
        6.2.5 荧光光谱分析第64页
        6.2.6 抑菌活性的分析第64页
        6.2.7 晶体结构分析第64-66页
    6.3 小结第66-67页
7 新型单肟配体HL~5的合成、晶体结构、光谱性质及抑菌活性的研究第67-74页
    7.1 实验部分第67-68页
        7.1.1 试剂第67页
        7.1.2 仪器及分析方法第67页
        7.1.3 配体HL~6的的合成第67页
        7.1.4 配体HL~6单晶的培养第67-68页
        7.1.5 化合物6晶体数据第68页
    7.2 结果与讨论第68-73页
        7.2.1 元素分析第68-69页
        7.2.2 溶解性测试第69页
        7.2.3 红外光谱分析第69页
        7.2.4 紫外光谱分析第69-70页
        7.2.5 荧光光谱分析第70页
        7.2.6 抑菌活性的分析第70页
        7.2.7 晶体结构分析第70-73页
    7.3 小结第73-74页
结论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6页
附录第86-9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豆素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高速公路黄土隧道仰拱开裂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