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长沙市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1.3.1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研究第12-14页
        1.3.2 国内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研究第14-16页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7-19页
        1.4.1 研究的内容第18页
        1.4.2 研究的思路第18-19页
    1.5 研究方法第19页
    1.6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9-20页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第20-26页
    2.1 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概念第20页
    2.2 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特点第20-21页
    2.3 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风险第21-22页
    2.4 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定义第22页
    2.5 相关基础理论第22-26页
        2.5.1 金融深化理论第23页
        2.5.2 农村金融理论第23-24页
        2.5.3 社会资本理论第24页
        2.5.4 普惠金融理论第24-26页
3 长沙市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特点与识别第26-37页
    3.1 长沙市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概况第26-29页
    3.2 长沙市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特点第29-31页
    3.3 长沙市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识别第31-37页
        3.3.1 自然风险识别第31-32页
        3.3.2 市场风险识别第32页
        3.3.3 信用风险识别第32-34页
        3.3.4 制度风险识别第34-37页
4 长沙市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措施与效果第37-42页
    4.1 长沙市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措施第38-41页
        4.1.1 小额信贷贷前调查第38-39页
        4.1.2 小额信贷贷款审查审批第39页
        4.1.3 签订小额信贷合同第39页
        4.1.4 小额信贷发放第39-40页
        4.1.5 小额信贷贷后检查第40页
        4.1.6 小额信贷贷款监测与预警第40页
        4.1.7 贷款的收回与处置第40-41页
    4.2 长沙市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效果第41-42页
5 长沙市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及成因第42-53页
    5.1 长沙市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第42-49页
        5.1.1 自然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第42-43页
        5.1.2 市场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第43-45页
        5.1.3 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第45-47页
        5.1.4 制度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第47-49页
    5.2 长沙市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第49-53页
        5.2.1 自然风险因素第50页
        5.2.2 市场风险因素第50-51页
        5.2.3 信用风险因素第51-52页
        5.2.4 制度风险因素第52-53页
6 完善长沙市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第53-61页
    6.1 自然风险管理方面的建议第53-55页
        6.1.1 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第53-54页
        6.1.2 加强信贷政策与支农政策相结合第54页
        6.1.3 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第54-55页
    6.2 市场风险管理方面的建议第55-57页
        6.2.1 强化小额信贷内部管理第55-56页
        6.2.2 建立严谨的利率厘定机制第56页
        6.2.3 积极探索市场风险补偿机制第56-57页
    6.3 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建议第57-58页
        6.3.1 提升农民信用意识第57-58页
        6.3.2 构建信用风险配套服务机制第58页
    6.4 制度风险管理方面的建议第58-61页
        6.4.1 优化与规范信用调查工作第58-59页
        6.4.2 加强小额信贷申请实质性审查第59页
        6.4.3 实行动态化信用档案管理第59-61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1-64页
    7.1 论文结论第61-62页
    7.2 论文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省安化黑茶种植合作社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