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2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2-18页 |
2.1 材料 | 第12-13页 |
2.1.1 标本来源 | 第12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12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12-13页 |
2.2 方法 | 第13-18页 |
2.2.1 制备Ⅳ型胶原包被培养皿 | 第13页 |
2.2.2 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 第13-14页 |
2.2.3 人表皮干细胞热损伤处理 | 第14页 |
2.2.4 提取两组细胞中的总RNA | 第14-15页 |
2.2.5 RNeasy Mini Kit对总RNA的分离纯化 | 第15页 |
2.2.6 纯化后RNA的质量检查 | 第15-16页 |
2.2.7 高通量测序技术文库构建与质检 | 第16-17页 |
2.2.8 测序样本制备 | 第17页 |
2.2.9 测序操作 | 第17页 |
2.2.10 数据分析 | 第17-18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8-34页 |
3.1 热损伤后表皮干细胞细胞生长情况的变化 | 第18-19页 |
3.2 总RNA质检结果 | 第19页 |
3.3 miRNA测序结果 | 第19-26页 |
3.3.1 共有序列及特有序列分析 | 第19-20页 |
3.3.2 全基因组序列分布图谱 | 第20-22页 |
3.3.3 两组间miRNA表达差异性分析 | 第22-24页 |
3.3.4 miRNA表达聚类分析 | 第24-25页 |
3.3.5 两组间相关性分析 | 第25-26页 |
3.4 差异表达miRNAs家族分析 | 第26页 |
3.5 差异表达的mi RNAs靶基因预测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6-34页 |
3.5.1 候选靶基因的确定 | 第26页 |
3.5.2 靶基因的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 | 第26-29页 |
3.5.3 靶基因的Gene Ontology(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第29-34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4-3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综述 | 第42-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