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 遮光的主要类型及遮光材料 | 第10-11页 |
·遮光在农艺生产中的应用 | 第10页 |
·遮光类型及遮光材料 | 第10-11页 |
2 茶园遮光的主要生态效应 | 第11-13页 |
·遮光对光强的影响 | 第11-12页 |
·遮光对茶园温度、茶树叶面温度及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12-13页 |
·遮光对茶园湿度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13页 |
3 茶园遮光的主要生长效应 | 第13-14页 |
4 茶园遮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4-15页 |
·遮光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遮光对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15页 |
5 茶园遮光对茶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 第15-17页 |
·遮光对新梢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15-16页 |
·遮光对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第16页 |
·遮光对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的影响 | 第16-17页 |
·遮光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 第17页 |
·遮光对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 第17页 |
6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不同颜色遮阳网遮光对茶树产量指标和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 第18-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材料 | 第19页 |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数据分析 | 第20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20-25页 |
·遮光对茶园产量指标的影响 | 第20-21页 |
·遮光对新梢含水率的影响 | 第21页 |
·遮光对水浸出物的影响 | 第21-22页 |
·遮光对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的影响 | 第22-24页 |
·遮光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3 讨论 | 第25-28页 |
第三章 不同遮光水平对茶树产量指标和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 第28-3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8-29页 |
·研究区及试验处理 | 第28页 |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遮光对茶园产量指标的影响 | 第29页 |
·遮光对新梢含水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遮光对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第30页 |
·遮光对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的影响 | 第30-32页 |
·遮光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 讨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遮光对不同茶树品种产量指标和品质的影响 | 第34-4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4-35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34页 |
·试验处理 | 第34-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35-40页 |
·遮光对茶园产量指标的影响 | 第35-36页 |
·遮光对新梢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遮光对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遮光对氨基酸、茶多酚及酚氨比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遮光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 讨论 | 第40-44页 |
·遮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第40-41页 |
·遮光对茶树产量指标和新梢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41页 |
·遮光对茶树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 第41-42页 |
·光质对茶树品质的影响 | 第42页 |
·加强茶园管理,综合提高茶树生产力 | 第42-44页 |
全文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